一般設計者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及觀點,來開發及設計一項產品,卻可能抓不住真正的使用者的心。可能是受到長期在校園學習所訓練的專業技能技巧影響,對於「人」使用行為的需求及使用產品的本質產生盲點。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很有趣的例子,都證明了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大部分設計者,似乎無法直接進行對使用者心態的理解。因此要真正地去分析是需要花費一段時間的,, 有時還需要牽扯到使用者最直接的反應問題,原來 理性分析外,還要加上感性。
內容也提到當產品交付至使用者手中,當使用者期望產品能為他們達到的目的不如預期的時候,便會產生使用上的心理斷層,為了避免這個斷層,所以我們才要重視如何真正的去了解並合乎使用者的生活模式,所以在演講中提到了:1.思考 與 2.調查研究 是現在社會對於服務使用者及了解使用者對於產品需求的兩種方法。
通常設計者不懂使用者的需求,盲目認為自己做的設計是被需要的。找出使用者的需求,不如用使用者洞察加上瞭解與認知去解決。重點的掌握不僅對產品需求的掌握度會提高,也會拓展使用產品的對象,以及延伸製造產品的價值。
所以黃宣龍先生提出以下五個重點:
1. 找到真正的使用者
2. 使用者意見和行為差異 (有時候使用者並無法完整表達問題所在,所以需要透過旁人的觀察)
3. 聽其言,觀其行 (意思是要做到觀察使用者行為上的問題)
4. 掌握脈絡的力量 (觀察除了事件以外的狀況)
2. 使用者意見和行為差異 (有時候使用者並無法完整表達問題所在,
4. 掌握脈絡的力量 (觀察除了事件以外的狀況)
5. 理性分析與感性體會
演講中分享關於做”問卷”的技巧,
在訪談的觀察模式方面,有三項重要的因素相互影響,
1.情境脈絡。(當下發生的事件)
2.打破砂鍋。(透過五個Why, 一步一步問上去,才能更深入討論使用者的心理層面而不是只有表面的現象。)
3.秀給我看。(實際操作)
另外,為了讓設計者試著去分析使用者的行為與活動的過程,最後還對各種觀察法提出解說的要素,以下是6點:
1.觀察法
2.日記法
3. 行為考古研究
4.媒體掃描
5.隨身攜帶的物品
6.同理心工具
觀察法是當下觀察使用者的行為;日記法是指讓使用者作紀錄或是我們來作觀察現象;行為考古是觀察使用的物品來分析使用者的行為;媒體掃描是觀察環境的媒體,例如平面廣告,文字等等;研究隨身物是分析使用者的隨身品來推理行為;同理心工具則是透過輔助工具去模擬使用者的心裡層次和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