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唐聖凱先生演講內容 / M9910102 M9910103 M9910104 M9910108 M9910109 M9910115 M9910120 M9910206

演講者:唐聖凱(Tony)
演講主題:適應性人造物設計一種掙脫費茲定律的使用者經驗
Adaptive Artifact Design – An Emerging User Experience Getting Rid of Fits Law
有別於一般演講的開場,唐先生用輕鬆風趣的態度與學生們拉近距離,嚴肅的氣氛頓時歡樂不少;在如此氛圍之下,同學們開始聚精會神的聆聽唐先生的「報告」
一開始,唐先生介紹了簡歷,令人驚豔的是,唐先生精通相當多領域,建築設計、動畫設計、程式設計……等等,這提醒了我們應該多方學習,並且隨時保持好奇心,也許我們的第二、第三項專長就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DesignerUser
同的使用者經驗,造就不同的認知差異。如演講中的所提到的〝Apple圓型滑鼠〞,當先生詢問台下的同學這件產品有什麼問題時;沒有人能找到最此產品的最大缺點。這就是因為我們也受過設計方面的訓練,了解產品中不同顏色所代表的含義,以此案例就能充分的解釋所謂的認知差異,我們在日後的產品開發上應以此為借鏡。

藉由此次演講,我們不僅得到了設計方面的知識,也鼓舞了同學們對於未來的求學規劃。


以下是本組在網路上找到關於UE設計的相關文章,與各位分享:


何謂UE

用戶體驗設計師UE (也稱UED user experience design)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重視,許多大型公司(百度,金山等)也都成立的用戶體驗部,以往從事美工設計人員也從UIuser interface)改叫UE了,一夜間UE似乎氾濫,其間又有多少冒牌。究竟什麼是UE呢?

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UE是指用戶訪問一個網站或者使用一個產品時的全部體驗。他們的印象和感覺,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還想再來/使用。他們能夠忍受的問題,疑惑和BUG的程度。

我個人認為用戶體驗設計師所要具備的是一個全局把握的能力,需要瞭解產品所針對的用戶群體,清楚他們需要怎樣的服務,什麼樣的功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提出創新的設計方案,告訴設計團隊怎樣根據這些需求去做具體的設計。當然他也是團隊中的一員,這個團隊少不了以下成員:

可用性工程師:產品前期的用戶研究、市場調研、競品分析、環境分析,產品設計過程和後期的用戶調研、易用性測試和評估等等;

資料分析師: 統計和調查資料挖掘、可行性及策略分析等;(國內現在這樣的人才鳳毛麟角,特別是在UED方面深入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往往是可用性工程師在作著這樣的工作)

信息架構:產品架構設計、介面結構設計等;(往往很多地方都是交互設計師和PM分擔做這部分工作,在大部分產品設計過程不規範的企業中 PM或開發工程師在作著這樣的事情)

交互設計師:流程設計、各類介面對話模式設計及應用展現規範等;

視覺設計:不只是美化那麼簡單,這裏還會包括很多品牌氣質塑造已經引導用戶使用情感的東西;

介面製作:製作高保真原型,提供低成本的完整的可演示的成果展示,製作標準化的介面及應用規範等;不過目前大多數的中小公司認為把設計和製作分開是一種成本浪費,往往即設計也製作;

內容優化:優化資訊傳達方式,充分表現給用戶完整的品牌氣質,準確展現給用戶在不同情景中的角色感;

用戶測試工程師:任何產品為了保證品質都需要測試,軟體的編碼需要測試,自然UI設計也需要被測試。這個測試和編碼沒有任何關係,主要是測試交互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圖形設計的美觀性。測試方法一般都是採用焦點小組,用目標用戶問卷的形式來衡量UI設計的合理性。

有了以上分工的協作,UE的工作才能得以進展,當然根據公司的產品定位不同,UE的側重也有所差別,參看各類招聘,有的側重分析能力,有的側重評估和測試,而有的更重視視覺設計上的整體把握。

二.如何開展工作?

一個通用消費類軟體介面的設計大體可分為五個步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