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林飛比先生演講內容 / M10010205 M10010107 M10010116 M10010120 M10010211 M9910214


林飛比先生開場首先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每次創造創作,將作品展出後一切就結束了?他認為:如果設計可以帶來美好與歡樂,為什麼這些好的產品卻沒辦法真正的進入我們的生活呢?一個好的設計師,透過解決問題來創造價值,而這個價值被實現的前提,便是要解決商業問題。

將設計商品化的第一件事與最重要的事。

那麼,將設計商品化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是「申請專利」。林飛比先生講述了當初FlexibleLove®申請專利的過程,他們申請的是結構上的專利,兩個小小大學生丟下畢製去創業,努力賺取專利申請金八萬元,歷經各種困難最後終於度過,將「第一件事」完成。然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相信你的設計」。我們在面對商品化的時候總是必須要「定價」,然而大部分人會對於自己的產品感到害怕,覺得好像沒那麼高的價值,也會因為周遭的聲音而動搖等等,整個過程會不斷的遭受考驗,所以最需要的就是設計師本身堅定不搖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對產品的信心。

什麼是市場?該怎麼進行?

所謂市場(Marketing)簡單來說就是「有買」、「有賣」的地方。他們對FlexibleLove® 做出了消費客群的假設:可能是設計品收藏家、注重環保議題的人、有童心或給小孩子的、喜歡伸縮上的實用功能的人等等,接下來針對顧客群的可能需求,選擇拍攝宣傳照的場景。他們到處參加各個展覽,並且「表演」他們的設計,影片在Youtube上很快的宣傳開來,也在展場上遇到對他們有興趣的客戶,在當時全手工製作,一個月只能生產十張椅子的狀況下,瞬間接下一百五十張的訂單,於是乎促使他們邁向下一個階段:找合作廠商生產。在多次展覽的過程中,他們逐漸發展出自己一套展覽流程,例如配合參觀動線,先「表演」再來看設計師介紹板,再來是耐重介紹、到體驗試坐區並同時播映影片,終點便是銷售櫃台!其中也親身體驗設計賣不過濁水溪的殘酷現實,獲得到南台積電展示慘敗的經驗。

關於製造:外包?還是自己做?

都是到了實際操作,才會領略生產製造有多少細節該注意,例如他們到法國時,被提醒包裝椅子的塑膠袋為避免小孩子拿去玩而不甚窒息,須有特別的警示標語印制在上面,並且產品安全要有第三者認證,消費者才能買得安心。林飛比先生最初找廠商時,由於旁人的叮嚀深怕盜版問題,準備了一份保密合約去面談,然而台灣廠商講究的是信任與博感情,首次出征就大敗。經過多次調整與到處拜訪最後才成功。製造,是怕少不怕多,而要避免廠商盜版的辦法,就要讓對方害怕失去你這個客戶,量與經濟上都有一定的滿足與信任,就是關鍵要素。

品質提升與不斷進步,才能長久持續。

商品要長紅熱賣,絕不能滿足現狀停滯不前。他們開始提升整體質感,例如到學學文創重新作商品拍攝,採用全刷白的款式讓品質提升。中間亦有幸與三宅一生的新裝發表會合作,意外在與西班牙的交易時發現,由於三宅一生在西班牙是為一線品牌,而這項經歷使得他們也立刻成為一線品牌等級的商品!除了FlexibleLove®之外,他們也尋找其他好設計,接下了Jump from Paper 的系列包包,像FlexibleLove® 這種椅子其實是可以單打獨鬥,甚至為了避免喪失新鮮感,所以他們決定不開發系列商品保留其特殊性,相對的Jump from Paper則需要很多不同的系列包款,才會讓通路商覺得這是一個成熟的商品,而基於前例品牌合作的好處,Jump from Paper也將與潮牌「熱血」合作。

如果想把你的設計賣到全世界

其實,設計本身並不值錢,值錢的是你的設計可以為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例如美國的Break Dance就有屬於他們文化意涵的系列商品;又像是我們會在小吃攤上看到,整理免洗筷塑膠套的金屬夾子,底坐還附開瓶器,這就是我們台灣小吃文化所型成的商品;又像是泰國一家設計品牌:YOTHAKA,這個名字是天堂來的植物之意,他們使用當地的有害植物布袋蓮來做材料,並且聘用窮人來做一些編織技法的製作,不僅解決環境生態問題也同時提供工作機會以濟貧解決社會問題,而最重要是:他們的商品展現了泰國的美感價值與生活方式,傳統泰國人家裡其實是沒有椅子的,大家都席地而坐,尤其喜歡躺在地上,所以他們所賣的沙發都是坐面很大,非常適合整個人躺在上面,巧妙將傳統生活方式融入現代家具設計中。如果想把你的設計賣到全世界,不僅要了解別人,更要了解自己,尤其很多時候透過別人的眼光才能更認識自己,例如林飛比先生提到他的以色列朋友來台灣旅遊希望去看搶孤,而林先生因為這個朋友第一次知道什麼是搶孤,也因此第一次親身體驗並且去了解這項台灣文化,藉由跟人的交流,我們得以更了解自己。

設計的美好是體驗,不是標準。

林飛比先生提到他在台灣松山機場與上海機場通關的經驗,松山機場又小又破舊,反觀上海機場又大又豪華,好像顯得台灣設計很搬不上檯面,然而實際在機場中時,上海機場雖然很美但光是出關要拿行李,路程之遠耗時之久,反倒不如松山機場的小巧便利了。所以一項設計的好與不好,其實是一種體驗,而身為設計師最重要的事,就是去體驗生活,體驗各種美好,將這些美好的價值透過商品帶給人們、帶給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