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余佩珊教授演講心得 / 江淑吟 D9610102

在多元、多變的當代社會,需求的增加、技術的革新,帶動各種發明的醞釀與生成。因發明而帶動需求,因需求而帶動發明,互為因果,使的需求與供給得以生生不息延續。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人天生具備想像與思考的能力,人利用創造力造就了文明與科技,人類的進化史就如同一個創造史,創造力的發展牽動著國家與民族的演變。

創造力的來源,可能源自於文化、歷史、科技演進、技術能力的影響,從美術工藝時期對工業反對的態度,堅持以手工藝設計哥德式樸實的風格,突顯出當時設計師對於面臨工業化的衝擊。至今,技術進步之快,設計幾乎不再受到科技的束縛而發展,多元化思維得以被執行、貫徹。

創造力這個與生俱來的能力,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可能因種種因素而導致失落的潛能,創造力的發展大部分是後天學習環境與教育的結果,因而,有許許多多的學者鑽研創造力啟發的相關研究,諸如Brainstorming, Attribute Listing, Morphological Analysis, Free Association Technique….等方式,都是不錯的方法。也呼應著余佩珊教授所述的,創造力是可以被啟發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