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王詩光先生演講心得 / 許育群 D9610103

王老師的一句:「我從笨問題開始」,點出了他雕塑的精神所在。試想有多少人能夠從笨問題來開始思索呢?尤其在網際網路的氾濫下,每個人都急著將自己的作品趕快拿出來交差了事,而這種態度恐怕將是過度依賴網路來從事設計人員的濫觴。

從笨問題開始,才能體會到,如何將表面磨平。從笨問題開始,才會學著比較為什麼不是石膏白而是銅綠呢?從笨問題開始,才會觀察到佛像為什麼都瞇著眼呢?這些都是從笨問題開始,才能感受到雕塑的活潑與生命力。我更深信如果將這種從笨問題開始的覺受,轉而運用在設計的相關領域裡,那真的才是設計裡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王老師對於雕塑執著,可以從這句話看出,那就是「加減、拿捏或取捨」。他認為雕塑本身就是一種增益、減損的調和性工作,透過技巧與素材的使用調度,傳達創作者的意念與智慧,呈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高超境界。這段話讀來真的是氣勢磅礡,如果將此氣度轉換至設計相關領域,那真的是在貼切不過了。試想,每個產品設計師不也都是精心的計算每一吋的造型與功能間的「加減、拿捏或取捨」,多了就是複雜,少了就是單調,這一來一往不就像是雕塑嗎?
從分析、歸納、計畫及重新排列組合,找到關係,建立秩序,使之有倫理,這段話也到出王老師的理性的一面。畢竟有太多人將雕塑視為感性的一種抒發,但在王老師的雕塑裡就看得到由點、線、面而至量體,再由面與面的關係,找到弧,因此建立「三度」空間的弧,進而由弧面看見凹凸。所以有許多迷失在造型的設計師,也真的要參考王老師的這段註解,因為即使是雕塑也需要理性的分析,那同理可知,產品的塑形不也應該是有理性的分析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