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雕塑什麼
我從雕塑出發用好奇與質疑來探索那美妙的大千世界
前言:從笨問題開始
王詩光先生用好奇與質疑探求雕塑,在初期學習雕塑時問了很多的問題
(一)如何把泥巴用平?
在高二的時候,他對玩泥巴很有趣。他問三年級的學長他如何把泥巴用平的? 雙方都很認真的問與答,但是後來到了楊老師的工作室學習雕塑,就不這麼重視這個問題了。
(二)為什麼雕塑都是銅的?
王詩光先生剛開始並不是很喜歡銅的感覺,而是喜歡的是石膏白,後來漸漸的感受到用銅綠是因為這個材質可以很長的時間留存下來,像個老者一樣,他的那些很旺的火都退掉了,但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與洗禮。
(三)佛像為什麼都是眯著眼?
一開始王先生問大家是不是以為是因為佛都高高在上,在天上看世人。往下看,所以看起來像是眯著眼?而王詩光先生的老師楊教授說:半張的眼皮,就像遮罩一樣,擋住了你的視線,你每次都只往外看,看別人的好跟不好。這個遮罩把你光線折回來,所以你,同樣的也看看自身的好與不好。所以這是,不只看自己,也要看看別人。
因此,王詩光先生說,在學習雕塑的過程中就是在錯誤中成長,並且雕塑品要擁有活潑與生命力,在這麼多的雕塑品當中要在新舊之間找到豐富才能顯現自己的特色。
影響鉅大的兩位恩師:葉世強大師與楊英風大師
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情操、氣節、風骨、大智、大氣與大能
(一) 葉世強老師
學藝術的孩子是天之驕子,(自重,不設限)
畫畫不只是畫像,更在於畫活,
不要把我們當畫匠,要我們有藝術家的胸襟。
葉世強的藝術:
蕭條者 形之君也 寂寞者 音之主也
詩成天地寬 畫意自綿長
極簡又豐富的生命經驗
葉世強:藝術靈山,域外尊者
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倫
(二)楊英風老師
專長:景觀雕塑
宇宙自然生妙化,得其環中應無窮
還諸山川清淨貌,返照人倫自在心
觀納緣起本生滅,靜雕萬象達性空
型塑景境出凡塵,俯仰形影應中觀
雕塑的四大問題
(一)什麼是雕塑
是加減,拿捏,取捨
雕塑本身是一增益減損的調和性工作
透過技巧與素材的使用調度,傳達創作者的意念與智慧
呈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高超境界
其實雕塑範圍很廣,在生活裡面,無時無刻都可以做這件事,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把心中的感動表現出來。
(二)怎麼雕塑
由骨,肉,皮;而取精,氣,神。
骨是骨架,肉其實是內容,皮是呈現在外面的相貌。而什麼是精氣神呢?王詩光用自己來做比喻:比如要做一個自己的像。那麼早上起來的是你,梳洗過後的也是你,年老的你,有精神的你。這些不同的你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精、氣、神。因此,什麼叫精、什麼叫氣、什麼叫神,可以有好多的想法。而其中「精」是一種能源的凝聚,也是根本。
分析、規納、計畫,重新排列組合,
找到關係,建立秩序,使之有倫理。
由點、線、面而量,由面與面之關係,
找到弧,建立”三度”空間的弧,由弧而見凹凸。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宇宙現象,虛則實,盈則虧。
中國人最喜歡講關係。沒有關係,但我們可以知道關係。在我們在做雕塑,在做設計的時候,也是在找關係。不同的東西組在一起。他姓陳,他姓張,他姓…。看起來沒有主題。所以在做的時候,要讓他們看起來有關係。所以找關係非常重要。
立體是什麼?就是佔據空間的實體。兩點成為一條線。而雕塑的時候,忙著去量尺寸、大小、份量就沒時間專心在雕塑上了。因此要建立「量」的感覺,是一種連續的過程,做立體的東西只考慮外輪廓線的話是很辛苦的。
由面與面之間找到弧。弧其實很有趣,王詩光先生說自然界沒有直,只有弧。從星球開始,地球。基本上沒有方的地球,方的火星。此時他以打一個直拳做為解釋的依據,我們會發現,一個直拳的背後都是由弧所組成的。
至於什麼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宇宙現象,虛則實,盈則虧?他說道,作品是在靜動之間找到平衡,因此要動才會平衡,一個器物要裝東西,虛才能乘,空了才能乘。
形塑造型的兩大元素:方直、圓曲
在感性上:剛陽和陰柔
在理性上:高矮、大小、長短、胖瘦
凹凸比例:一種相對的因果關係
怎麼善待這些元素間的關係?王詩光先生說就像車子的造型,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風格。民族的習性會去影響對造型的差異。雕塑也有不同文化上的觀點,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雕塑元素,因此文化背景會影響造型語彙上的關係,或者民族性也會影響造型與外觀。
有時候,王詩光先生他認為應該把雕塑與人生是從「玩」的觀點來思考。他祟信享樂主義。他認為快樂這個東西很奇妙,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會帶來不同的作品與人生,而他所謂的享樂主義,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吃喝玩樂,而是做任何事都要保持好心情。
(三)雕塑什麼
景,外景→(外在 形下) 形體
觀,內觀→(內心 形上) 良知良能(精神)
良知良能是精神上的東西。我們總是追求許多東西以得到滿足。從小被教育要考好的學校、找好的工作、買美麗的大房子,認為這些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這是一般人普遍的價值觀,然而我們都忘了:「人生擁有的愈多,離開的時候因為帶不走,所以失去的更多。」因此,更應該要思考的是:自己可以留下什麼。
生命四大元素:陽光、空氣、水、土壤
我們這一生不都在追求生存的方法,他以空氣清淨機為例,其是不就是變相的買空氣,然而在追求的過程中,往往把真正要的東西忽略了,有時候應該停下來,審思一下,什麼才是生命中重要的。
真、善、美、新
真、善、美、新→真實、美麗、善良、創新
王詩光認為最完美的形體是女人,在造型語彙,對美感的貼近,有兩句化可供參考:纖細而不骨感;飽滿而不癡肥。
生命的脈動是超越語言種族,找到生命的脈動,即能打破洪溝與藩籬。找到音樂性,起承轉合,高低強弱,旋律與節奏,沉澱激昂,流動而或空靈,使成雕塑的樂章。 有些共同的語言,各色人種都有共同的語言,就是生命的語言。而雕塑也是一樣的,大的弧、小的弧,之間要如何串連在一起。其實,古今中外不變的元素就是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依循這樣的道理去思考作品與人生。而理想世界,不只是真實的空間,也包括想像空間,如:靈魂…。
(四)為什麼雕塑
王詩光先生說:「將剎那化永恆得千古留傳是雕塑最厲害的一件事。」就像前面提到的,人生不在於得到什麼,而是留下什麼。有時候做東西的時候,不是只是看表相的東西,表相的事物,應該要有深層的意涵,而一個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那個平衡點,讓作品活起來。
結語
而雕塑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觀感,即使是自己也會每天都是不一樣的自己,因此一件成功雕塑品之所以能夠雋永留傳,就在於每一次、每一個人、每一個角度都能給人不同的想法與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