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緊急通知】課程異動

明天11/1 邀請到實踐大學 林曉瑛 教授 演講
請同學準時到場聆聽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M10210111 / 王守裕

  在當初知道這次演講的主題是跟批判有關的時候,心想該不會邀請到像是李敖那類型的講者來演講吧?而且事先又丟了幾個問題要我們去做評論,感覺這次的演講會十分嚴肅,卻沒想到吳牧青先生是個溫和的人,像個隔壁鄰居的大哥哥一樣,講述著他的一些個人經歷,其中也提到了鄉民文化,在現在網路發達的時代,酸酸們躲在電腦後面肆無忌憚的對某件事某個人做不負責任的批判,在虛擬的世界裡講得頭頭是道,當真要你認真批判的時候卻又說不出個建設性的意見,而吳牧青先生卻敢在破報和今藝術做批判式評論,這點就讓我很佩服,鬥雞這個詞真得很符合他,在剪報中也提到一句話:「人都得罪光了,以後是要怎麼採訪?」不禁讓我想起我們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少了點這樣的勇氣,不管批判言論的出發點是好是壞,話一說出來,總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畢竟台灣人非常愛面子,你我都是這樣,所以我想,批判這件事是我們從現在要開始去學習的,為了改進我們的社會。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M10210206 邱元貞

這次演講內容前,吳牧青先生要求我們先在網路上試著對幾個問題回答出自己的看法或批判,原本以為吳牧青先生本人講話會跟她的言詞一樣犀利,但出乎意料的現場的演講看起來吳牧青先生顯得木訥溫和,本人跟網路上的文字言語給人兩種不同的風格,有點難聯想在一起。吳牧青先生也提到,由於現在網路的發達,許多人在網路上有多種不同的樣貌,像是千面女郎或藏鏡人一般,很難從現在的網路去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本質,網路的許多不同方法讓我們可以有很好的偽裝,也因此讓我們可以躲在面具之後說出許多我們平常不敢直接講的話,這些狀況有好有壞,網路上的批判可以讓人聽到真時的心聲,但也有可能會有惡意的攻擊,而現今的社會網路越來越發達,多數人以逐漸離不開網路沉溺其中,虛擬許真實世界逐漸混合,看起來我們與人的互動透過網路越來越近,但實際上的心靈交集卻有可能更少。這些現象是我們值得去深思的。


批判性思考與讀立性思考
http://cashhahaha.blogspot.tw/2012/06/blog-post.html

http://leecocoa.pixnet.net/blog/post/11244843-%E6%89%B9%E5%88%A4%E6%80%A7%E6%80%9D%E8%80%83-%E6%80%9D%E8%BE%A8%E8%83%BD%E5%8A%9B%EF%BC%88critical-thinking%EF%BC%89%E7%9A%84%E9%87%8D%E8%A6%81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119 蔡亞典

        在得知這堂課的主題為批判思考前,我不太會去想批判與設計間的關聯性,畢竟身為學生,吸取知識,為所當為一直是我們這個身分的基本責任,況且總覺得自己還不夠格去做批判這件事,但在聽完講者概述批判的精神及私底下概略瀏覽了相關刊物後,也開始思考批判本身對整個環境的立場為何,特別是在觀看完講者對「師大商圈」這件事上的評論,更讓我開始思考如何透過文筆及媒體去讓事件背後的歷史及內涵能被第三者重視?

         在聽完演講後與同學聊天言談中提到,批判這兩字是不是有它的必要性,畢竟當我們在觀查一件事時,如發覺其中的缺失及爭議,我們提出建議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使其有改進的空間,但批判這兩字彷彿是從自己的經驗及觀點所衍生出的產物,批評大於建議,無法對事件本身有所貢獻,更可能營造出一群被媒體誇張渲染下所影響的盲目群眾。相較於「批判」,我個人更偏「評論」這兩詞,雖然不夠有威力,但所提出的指教與建議更能被當事人所接受。

         我認為不管批判或評論,在時間上都是持續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用較長遠的觀點來評論與建議;而不是針對某事件及時間點上做單一觀點的批評,本質上露臉大過於事件本身,我想台灣已經不乏這樣的現象,不論從政治、媒體、影視娛樂、教育等層面,全民都很有自己見解,也很會批判,但真正敢跳出來改變、發聲的寥寥可數,更難過的是大家都將自己當作是受害,但沒想過如果台灣影視節目讓觀眾看不下去,自然而然他們就會轉型,但還能經營下去表示有它的需求。我想評論大家都會評論,但要做出有貢獻的評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延伸閱讀 :
「文」風吹不動的師大商圈。吳牧青
本文收錄於《典藏.今藝術》2012年4月號(235期),頁115-117
http://ontolouchical.blogspot.tw/2012/04/blog-post.html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M102110106 趙亞紀

聽完了評論家 吳牧青 先生 講述了他成為評論家的過程後,說實在的,感覺有點混亂,因為有很多模擬兩可的答案,或是討論,讓我有點不是非常了解。我唯一好奇的問題,關於所謂評論家是否和實務涉入有一定的關係?雖然沒有確切的答案說出”一定是“但從吳先生口中聽到的一句話”我也在積極參與可能適合的活動“從這樣的話語可以嗅到其實有那麼一點點關係,或許是著力點的關係,又或是不想落人口舌的關係,不得而知。但總是感覺得出來,當評論家或許有那麼虛幻空間的美好,但其實也是有非常多的努力需要付出!多一點評論是好的,但希望都是正向的評論,而非趨勢所需的評論!無法有再多的意見,一切總是盡在不言中!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M10210211呂瑋嘉

演講心得

吳牧青先生演講的最後提到生命中有兩個人說他像「鬥雞」,但其實撇除網路上那些文章報導,演講現場的吳牧青先生是個平和的角色。

其實對於藝術評論這件事情,我沒有太多的認知,但之前曾在藝術史中學到「印象派」一詞的由來是因莫內的「日出印象」被當時藝術評論者嘲笑而來。由於這件事情,讓我覺得藝評者必須是有前瞻性並能夠捨棄強烈的個人主觀意志、偏見以及喜好的人,能夠當個完全客觀公正的人太難,無論是否為藝術相關性質,我個人覺得評論者或多或少都是個有爭議性質的人物。

題外話,演講時吳牧青先生提及到現在流行的鄉民文化,不禁讓我感慨,每當瀏覽網路新聞時,總是在文章末端可以看到很多人一直在批判著所有的事情,有些言論很可笑的可以知道網路彼端的那個人在發言前並不打算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因為台灣言論的過於自由甚至放縱,在科技發展過快但是文化教育層面上還無法承擔這種快速的時候,便會產生很多亂象,沒有正視一個言論、一句話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後果會演變成一種行為。


延生閱讀

"藝評"---文化權力?客觀論述?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M10210109 蔡丞恩



[演講心得]

  老實說當初我知道這次演講內容是有關批判的議題,也許在人們傳統的觀念裡批判是帶著些許的叛逆感和攻擊性,但這場言講聽下來,吳牧青先生對談的方式還真讓我出乎意料,畢竟他不是我想像的那麼尖銳,語帶十分和諧與保險打破我認為他會很直接的論述一些他的故事,或是在網路上他有他真實的一面,在他鍵盤敲打時才會顯現出他強韌的一面。
  雖然他與帶溫和,但說的是都還蠻值得我深深思考,甚至言講前要我們回答的幾個問題之後,有另外的感觸去重新思考之前的那些問題,當然我知道他也許本意只是要我們打破冰點,讓我們先有熱絡的情感,但不得不說這些議題,真的還蠻有趣與在演講上大家提出互相討。不過吳牧青先生倒是說了另外一些他的故事,像是我記得他提到有關網路,最初的BBS到現在社群之類的結構,在網路上常常會扮演另外一個角色,往往與現實呈現對比,尤其是那些從小就先進入網路時代的小孩,很有可能在社會化的階段上產生問題,導致角色混淆,尤其是這個網路更加暢通無阻的世代,在臉書或是一些網路社群的使用常常出現一些文明症狀,加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進步,常常看到許多人沉溺在網路社群的世界,無法自拔,在那你有發文有人關注才是真實?!在真實生活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或是種種的機制導致人們心態上的轉變,這些一直是我們日常生活網路世界帶來的問題.回歸到批判,因為網路常常使用虛擬的身分,讓批判這件事和責任有相對應的減少,但個人主觀的發表言論確實是有好有壞,我們可以聽到不同人的想法與心聲,卻也有人有失偏頗的胡亂發言,但這個世界卻又很像沒有甚麼一定的真理。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M10210M02 袁一

吳先生的演講以“門雞生涯分享:批判並且生產”為題,私以為與批判扯上關係的人多少會是一個激烈亢奮的人,而吳先生的演講卻意外的溫和。你有上過一堂叫批判的課嗎?從求學到工作,接著接辦活動再回到工作,吳先生以個人的生活經歷與我們分享了他與批判的故事。
   演講初,吳先生羅列了臺灣網路發展的時代,而鄉民文化對於我來說是陌生的,與同學交流后得知相當於大陸的網民之類,相較於大陸來說,臺灣的言論自由的太多了,網絡的迅速發展使網民成為發聲的重要部份。網絡無疑是吳先生批判生涯的開始,不拘於身份地位輩論,觀點自由,不同價值觀激烈或是對現狀的不同質疑,批判性思考不是一種專門用來批評別人的詭辯術相反的,批判性思考是專門找出自己與別人的思考與論證錯誤的一門技巧,目的在於建構更有說服力的論證以及提昇自己的思考能力。我總覺得會批判的人是有精神和有自我的人,但這是在批判具有積極的意義的前提下。我不了解臺灣的網絡文化,對於大陸來說,網絡的自由發言多讓我感受到網民的浮躁與偏激。
東方人長期生活于儒家文化之下,才會有吳先生最開始提到的“求學過程中沒有人教過我批判”,誠然批判是一個難得的特質。吳先生同樣提到批判經常得罪人的體會,而他也說“我的批判是供與我未來生活的經驗”。
擁有批判精神是難得的,批判是敏銳的是一種獨特的思考過程,人應該擁有自我而不是永遠庸碌隨波逐流。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M10110107 陳怡安


[演講心得]
或許心得大約也是一種評論。
從此來看講者吳牧青先生給予我們最後一題題目-「輩份倫理」是否會構成評論的障礙?在這題目下看台灣,其實不止輩份倫理,台灣的教育其實常常令學生寫心得,但為何現今的學生(包括我自己)對於自我的想法如此的壓抑?我認為這問題在於整個文化上長期的影響,但我不全否定我們的文化。守舊也不一定是不好,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於以寬度來識別正確與否。必須培養自我的判別的原則。如此不論輩份倫理或者不同的文化下都能講出一番道理。而在第四題的問題中,評論是否能成為創作,似乎是也是不是,評論是依附著某事件而生,但似乎創作也是如此。由此看來,評論批判大約就是在兩個不同的思考間油然而生的吧。而今日講者的內容也提及了BBS等網路空間,其實我對於這些空間並不是十分熟悉,但是我認為,只要人人都有著對於事物敏感的心,以及獨立思考的態度,不一定要全然的公諸於世,能與我們文化中的道德倫理結合,在適當的時機場合,更可以達到講者提的「批判要關心的是被批評者是否不同不癢」這件事,評論不必說得大聲,更要說得巧。

[延伸閱讀]
本體所限 http://ontolouchical.blogspot.tw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M10110123 呂易安

[演講心得]

求學過程中,從未踏入藝術領域的他,是如何成為一位藝術評論者?尤其藝術圈是如此封閉,注重備份、師從何處的領域,這背後的契機讓人非常好奇,出乎我的意料,竟是從 PTT 鄉民文化暨處在學運世代潮流之中找到了批判的起始點。在現實生活中裡生活,沈浸得感受與敏銳的觀察,來到電腦前,進入 PTT ,將現實生活的點滴轉換成文字,變成眾多台灣人生活中的一個段落,網路上的身份與現實生活中不盡然相同,但也不失為一個真實的個體,現實生活中不會彰顯的人格思想在螢幕上說不定會展現出來,平時隱逸的批判、反社會甚至是酸民的性格在帳號的掩護下顯露一二,此時「鄉民」這身份也不失為和真實社會連結的型式。至此,讓我覺得雖然乍聞評論者這工作,對於受儒家思想教育下的我們而言,是件特殊的工作,但返歸到人內在真實的部分,批判其實一直存在其中,只是礙於社會的普世價值觀,一直被壓抑著。

[延伸閱讀]

英國的藝術評論家 John Berger,其眾多著作的內容除了有對於藝術作品的評論,亦將觀看藝術的視野擴展至社會,譬如 <另類的出口>、<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現時信>、...等等。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301佟紹魁

吳牧青先生在這次的演講中介紹了鄉民文化的歷史與批判的觀點,不怕得罪世人的精神對任何一切做出評論,當今社會無論是政治、文化、設計、藝術凡事皆會有正反兩面,所以批判是不可缺乏的部分,這些思維會隨著網路散開。

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所做出的解讀也會隨著價值觀而改變,但這更能凸顯他的趣味與意義,才會了解更多的想法與看法,今天有了留言方便的快速媒介,輕鬆就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常態。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9 吳亭葶


2013.10.11(五)

講者:吳牧青
題目:鬥雞生涯分享︰批判並且生產


作為像「鬥雞」一樣,不斷批判的角色,講者吳牧青先生說起話來意外的溫和。他以自己的生涯作為主軸,串連自己在各個工作、活動上的經驗,與我們分享「批判」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鄉民文化是他很重要的基礎,他在bbs上認識的人,超過其他管道。在ptt上,時間很奇妙,跟真實世界既同步又不同步,雖有接近即時與同調的訊息,但卻依然不真實—因為身份的緣故。

bbs文化是由學院菁英發起的,大家都是各自有強烈思想主張的菁英分子,因此很容易引起戰火,而ID的半匿名書寫性,又能讓批判時的包袱不那麼重。於是,鄉民文化成為了筆戰場,而且在視覺上,版面的文字間距緊密、交火猛烈,又讓批判的熱度升高。於是,就成為了磨練批判能力的最佳場所。

到破報當樂評記者,有人問他:「人都得罪光了,以後怎麼採訪?」他回答:「採訪不是工作,而是交朋友,評論並不會產生妨礙,而且,反而有另一群更喜歡我的朋友,比人數也不會少。 我的批評,是供給我未來生產的經驗。」以鄉民文化為後盾,磨練出來的銳利筆鋒與獨特觀點,給了他在批判現實世界時,強大的武器。我想就是這樣的經驗,讓他能自信,不斷的批判,並將經驗化作生產吧。

對我來說,批判的難,其實不是難在提出意見本身,而是難在擁有提出的勇氣。當你抨擊別人,不管是中肯的、善意的、或是如何,那都是一種接近侵略性的行為,用你的意見,甚至有可能是資訊片面的,擅自定義別人。被批評的一方不太可能心平氣和,就算他笑著說「我不介意」,又怎麼知道那背後除了維持美好的表面形象以外,內心是否蘊釀了強大的復仇惡意?而承擔一切的,不像bbs一樣,只是一個半匿名的帳號、虛擬空間的自己,而是「真實世界的自己」。

在他給我們的個提問裡,有一題是關於設計師週的心得分享,雖然他本人因為最後一天的停電而沒有參觀到,但是,讀了策展概念等之後,他認為around這個主題展太過籠統。我驚訝的是,參觀完的我完全沒有注意到有「主題展」這回事。around這個概念,難道只是展場呈現環狀便是?他問,設計圈是否缺乏批評風氣,以至於做不出什麼?這種時候,批評的聲音明明是必要的,以做為改進的方向。

我卻覺得缺乏批評的,不只是設計圈。或許除了我說的批評的勇氣以外,文化佔了更重要的因素,東方人以和為貴,教育孩子要「少批評、多反省」,以團體為上,並不像西方那樣崇尚英雄主義,因此在團體裡,默默不出聲,會是多數人選擇的,輕鬆的道路。也因此,像他那樣的批判者,才會彌足珍貴。

但當社會需要批評意見以作為改進方向時,大家都依然怯弱,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了。或許,多讀多看,累積觀點,培養自信,學習在必要的時候,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學會批判」,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學習,而且不應該逃避的一件事。

延伸閱讀:「只想從土狗變貴賓狗」 吳牧青臉書批獨立音樂人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710/72181.htm

吳牧青 鬥雞生涯分享 / M10210119 李雄傑

批判這兩個字其實不適合用於藝術與藝文類的評論,批跟判有種評論者高高在上,比創作者還要高階,且好壞都由我定奪的感覺,也許可以用在老師對學生的作品發表意見上,但更好的詞彙應該是評論,回到最基本的出發點,在了解完作品後,大家抒發自己的感想或表達想法並提出可能的建議,相信秉持著這樣的想法讓評論更接近原有的功能:「讓作品越來越好,並提供從大眾或外行人到專業領域的專家一個觀看的角度或想法」,而不是一昧的批評,結束後覺得內心宣洩完畢,十分的舒爽。以專業的評論家來說,更要值得去注意的是他們評論的重量,一字一句都有可能讓作者身敗名裂、信心大失,不是說不能暢所欲言,但是否有達到前述的評論功能?評論的方式跟意義值得思考。

好笑的是有些評論別人的評論家還怕被一般大眾評論,如同前面所說,不管是民眾還是評論者,都基於一個發表自己感想或想法,但都希望作品更好的原點,相信大家對於負評更能寬闊的看待,勇敢的表達但認真的去思考表達的方式。

吳講師的觀察能力很強,從PTT文化的形成和方式有很多獨特的見解和觀察,包括了社會輿論跟使用者心理等等......許多面相跟議題是我不曾想過的,很有趣。

原本自信滿滿地認為我一定可以區分藝術更設計,但越來越無法分辨其中間的界線,一個產品的功能就是讓使用者去思考、去產生某種情緒或去表現,到最後甚至去質疑區分藝術或設計到底有沒有那麼重要?。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3 潘冠廷


個人心得

什麼是批判?這週邀請到的演講者呈現了完整的詮釋。評論與批判是需要培養的,從小在我們的教育體制內,批判從來不是核心價值,填鴨式教育與升學主義至上的社會環境一再的抹殺我們培養質疑與批判的能力。而演講者也提供他升學過程僅有的會批判的老師作為佐證。

然而詭異的是能夠培養演講者評判與辯論的平台竟然是我們茶餘飯後閒來無事時登入的平台,ptt。確實,匿名帳號解放了我們某種程度上無的放矢大肆批評的無限開火的欲望,從設計美學角度來看看似壓迫的文字安排卻因為文字間距緊密反而形成討論的互映與共鳴性。演講者在我眼裡像是革命的先驅,銳利的文字評論藝術作品並且仔細把關藝術的質量期待透過批評驅使我們周遭的藝術邁向更高的層次。這是一條孤獨的到路,公開評論在批判思維尚未開發的台灣似乎與我們的認知範圍格格不入,演講者卻用他的人生心路歷程告訴我們評論如果能成為一個人的興趣,那將會是未來人民社會的福祉。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13 楊雅筑



演講之前,吳牧青先生先邀請我們於Facebook上來一場"跨時間"的討論。但成效與他預期的似乎有所落差,大家還是因為「作業」的包袱,而產生了不夠熱絡流於形式的無交集討論。我想講者冀望的並不是大家的答案,而是在新工具的產生下評論能產生怎樣的新景貌,雖然這可能是一次失敗的實驗,卻能從中窺見吳牧青先生眼中觀看的未來。

他介紹了BBS這項台灣特有的文化,本身為批踢踢的忠實使用者(亦稱鄉民),多年來一直折服於這樣原始而有諸多限制的平台,但事實上我認為PTT最重要的便是他這「難以上手」的特性,使得許多不夠資格或者年齡較輕的使用者能有效的被排除,使得劣文的數量較低。

而講者便是從這樣的環境而產生出了他的「鬥雞」性格。批鬥與評論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批鬥是惡的,是為贏而鬥的;評論卻是善的,為更好而評,為釐清而評。

我認為評論不只是評論家該做的事情,而是每個人都該練習的課題。多發表意見,多聽聽自己對每件事情的想法,才有辦法從中淬煉出只屬於自己的東西,將自己變成一本更值得讀的書。



[延伸閱讀]

平常會看的電影評論家《膝關節》:http://blog.roodo.com/blue1989

吳牧青 鬥雞生涯分享 / D10210104 歐庭綱

批判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膽識,要批的鞭辟入裡,又要旁徵博引,吳牧青老師的這次主題,是我從未深思熟慮過的領域。吳老師從ptt大戰群雄開始他的鬥雞生涯,一直維持他的批判風格到社會運動與藝評,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批判竟可如此有理,後座力如此渾厚。

"批判"這檔事有趣的點在於,肚子裡得先有點墨水,對評論主題更是得有全面性的瞭解,把文字化為一把削鐵如泥的劍,刀光劍影中招招將真相解剖,最後一劍直指問題核心,不求人情倫理只求真理公義。

或許不是每個人的個性都適合批判,當然人人都在批判也不見得會讓世界更美好,但社會上還是必須有人說真話讓大眾從不同角度思考,才能讓整個社會趨於成熟無懈可擊,就讓"批"留給真正瞭解的行家,"判"則公道自在人心吧。


[延伸閱讀]
吳牧青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uching.wu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8 官孟穎


對於評論,我們常常要求客觀論述,而我們也常說「你若對我作出的客觀評論,我是不會生氣的」,但這多麼矛盾,評論者是否須做全民普查求平均值以達客觀?評論的論在此模式下是否仍存在?
美尚無準則,藝術評論也絕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觀(有的只是主觀意見的比例高低),發言人的背景或個人好惡將一定程度的影響其言論,而事實上,當我在閱讀評論(各方面)時,除了文章的深度外,並沒有將「客觀」列為主要考量。讀評論,我無非是期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尋得一種支持,一種發現「啊你和我想的一樣呢」的認同感,這也是為何一些「評論家」能夠擁有大批死忠讀者的原因。
而非客觀的評論其實更能表彰時代的趨勢,每一個世代對同一件藝術作品當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世代價值觀也從而顯現,這一條評論的歷史洪流反而因此顯得有趣、更有意義。

另外,評論是否真能不受約束--「放膽隨心」的抒寫--想必仍是建立在利益關係上,就像吳老師說的:「因為我不靠這個吃飯,所以我可以這樣寫」,當然吳老師對於本身信念不容扭曲的意志令人佩服,我卻也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則ptt與facebook留言差異的笑話,ptt是匿名的,而facebook則近乎關係到個人形象的建立,兩者留言差異的原因不言可喻。

(延伸閱讀)
批評與評論是否真有界線,我現在還沒能確定,而這裡有篇文章則是講述了評論越界到毀謗所衍生的法律問題。
批評與毀謗的界限,王南溟。http://www.dfdaily.com/html/8759/2012/2/20/745867.shtml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01 鄭宇婷

這是第一次接觸藝術評論家-吳先生,透過他的觀點引發許多不同層面的思考。
對於評論這塊自己少有接觸,而吳先生在演講中提到「我非常驚訝設計界沒有評論的平台,對於設計界的走向會朝往非常商業化,是可想得知的。」對於他所提出的點,頓時感到有所疑惑,到底什麼是設計評論呢?對於目前的設計趨勢、產物進行一些討論?還是共同詮釋該設計作品?這些事情好像又可在某些設計社團中可見,或是網路或雜誌也會不定時提出對於設計的觀點,那所謂的朝向商業化又是何種意味呢?學習設計的過程中,努力的想讓自己多攝取不同領域的養分和論點,對於設計的評論或許就是需要更多不同領域的人來滋潤,而非設計圈內自行畫圈吧!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4 張嘉年



批判的行為是從自由意志和思考開始的。

在台灣,普遍民眾都不喜歡思考,從我們的電視節目就能看出端倪,因為思考的過程很痛苦,為了避開這段陣痛期,最快最輕鬆的方式就是抄襲和複製,只要不出人命,台灣人似乎都很能接受這樣的模式,「反正大家都這樣,我最好不要改變免得麻煩」的心態,不願突破舒適圈、不願成為別人異樣眼光下的異類。

沒有思考就不會有行動,我長期關注一些學運社運份子、政治批判家的文章,我很敬佩這些人的精神,即使得罪一推人也要堅持走在對的道路上,但也並不完全肯定他們的行為或言論,就像吳牧青先生有些發文我也不太認同。不過這樣才像是自由社會該有的樣子吧!如果一個國家每個人都一樣那真的是挺恐怖的。

的確,就如吳牧青先生所說,目前還不見國內設計圈有較常態的批判聲音出現,偶而有抄襲事件或哪個公部門花錢辦醜logo比賽才見大家出來嘴炮一下,但也僅止於短暫的八卦、嘲諷和謾罵,不見較有建設性的反省、改革制度被提出,因此這樣的事還是常常發生。業界常會開玩笑說設計圈很小,不要得亂說話得罪人以免混不下(內心旁白:混不混的下靠的是本事),但其實就是因為圈子小,更應該建立起這樣的風氣,公開且理性的交流,前輩大老們也該更打開心胸,接納不同的聲音,畢竟讚美奉承的話平常應該聽到都能背出來了吧!

(延伸閱讀)
最後我要分享國寶級白目專家 馮光遠先生的blog,看他寫文章婊政治人物讓我每天都好快樂,但我更敬佩他不只是個幽默又有智慧的政治評論家,更是位民主實踐者。


吳牧青 鬥雞生涯分享 D10210102 林恆毅

吳牧青 鬥雞生涯分享,批判並生產
提出批判式思考的論點,要從何處出發?
其所要表達的內容與目的為何?
舉出 從鄉民的論壇的舌戰開始,造就其面對問題時的犀利觀察與論述的養分培養,
雖然不是主要的傳播資訊模式,但是在論壇中從文化出發,透過語言的緊密相連,把原先
看似不相關的網路鄉民,緊密的拉到相同場域下來做為自我意見的抒發之處,
是一種 既是虛擬,但是又非常真實的微型社會縮影。

對於現今微社群下的資訊文化產物,因為加入了過多的圖片,使得文章本身的語言邏輯性和
結構性都變得更加鬆散、更加失去攻擊的力量。
在加上對於周遭人的顧忌與影響,變得有些事情不方便在其中發表與討論。
對於台灣設計圈的省思,缺乏彼此之間的批評與論證的雅量,只是純粹的供應商與設計者之間的一種交易行為。
無法單純從理性的思維角度來談設計,而是從商業性和藝術性的眼光來看,
過度著眼於現實之中,而失去理想與前瞻性的嘗試。


吳牧青先生演講心得 / D10210101 黃柏源



像鬥雞一樣的人生歷程
講師吳牧青的演講與課前的提問,對我來說是既陌生也是好奇的。對於體制與現象的批判,似乎也帶起了一種強烈的團體動力。相對來說,我自己試著從個人特質的角度來觀看。發現講師忠於自己,始終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是不容易也是很棒的路徑。
講師提到:
     讓人知道不是為了批評而批評
     知道即使批評,有人仍然支持自己

也許這樣的片面摘選會有偏頗的嫌疑,但我個人看到的是,評論是因為關心,關心台灣這塊土地,這裡人民的在地生活空間。
一路走來的軌跡,是從自我出發,重新尋找興趣開始,累積涉獵新音樂、劇場、展覽、唱片、書。經歷鄉民筆戰、樂評、破報記者、辦演唱會、今藝術記者、北美館揭弊案、策展。始終一致性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建立了屬於自己關心台灣的方式。
     樹立了敵人,換來真實的朋友。   相信自己判斷準確。

設計展覽的發展
批判分為內部批判與外部批判,設計圈是否缺乏批評的聲音,以至於有些東西做不出來? 設計是包含在當代思潮下,需要累積對當代思潮的反思與敏銳度。台灣的設計展覽,從最早以新一代設計展最為龐大,到逐漸有官方、民間的辦展,出現的時間其實不長,仍然有許多可能發展的空間。

提問:  群體性之下,是否仍存在個體性?
對外評論的階段之後,會有進一步個人反思的階段。
在演講之後,我簡短的問了講師,對我來說,自由的評論風氣,是在大學校園時期才比較興盛的。講師回應,至今仍保有一份天真。這份天真,的確得來不易。

參考資料:
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發展的困境與限制-----------

重談美術館自製外來特展的困境


http://artouch.com/m_test/artco/story.aspx?aid=201304091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