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心得]
求學過程中,從未踏入藝術領域的他,是如何成為一位藝術評論者?尤其藝術圈是如此封閉,注重備份、師從何處的領域,這背後的契機讓人非常好奇,出乎我的意料,竟是從 PTT 鄉民文化暨處在學運世代潮流之中找到了批判的起始點。在現實生活中裡生活,沈浸得感受與敏銳的觀察,來到電腦前,進入 PTT ,將現實生活的點滴轉換成文字,變成眾多台灣人生活中的一個段落,網路上的身份與現實生活中不盡然相同,但也不失為一個真實的個體,現實生活中不會彰顯的人格思想在螢幕上說不定會展現出來,平時隱逸的批判、反社會甚至是酸民的性格在帳號的掩護下顯露一二,此時「鄉民」這身份也不失為和真實社會連結的型式。至此,讓我覺得雖然乍聞評論者這工作,對於受儒家思想教育下的我們而言,是件特殊的工作,但返歸到人內在真實的部分,批判其實一直存在其中,只是礙於社會的普世價值觀,一直被壓抑著。
[延伸閱讀]
英國的藝術評論家 John Berger,其眾多著作的內容除了有對於藝術作品的評論,亦將觀看藝術的視野擴展至社會,譬如 <另類的出口>、<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現時信>、...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