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得
批評是我關心的話題,它和我最近研究的課題有關。在今天的社會,批評的聲音很響亮,關於政治的、民生的、文化的、經濟的,種種現象表明,批評已經成為臺灣社會的一種常態,它激活了社會各個層面的因子,意義顯然是相當正面的;但我也看到了這樣的畫面:年近七旬的縣長被義憤填膺的學生扔鞋,年長者遭到了羞辱,個中的對錯、因緣我不置喙,但這確實引出一個話題——批評與倫理的關係。
在儒家傳統文化背景下,批評其實是不易實現的,“為尊者諱”這是習慣,是不能突破的底線。但在今天這樣一個日趨民主和開放的世界裡,批評看起來似乎是不能避免的,要想前進就必須採用激進的手段。
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政治家、企業家無法逃脫,然而設計、文化、建築、音樂也都背上了不免沉重的“包袱”。我不由得回憶起歷史:在古代,建築和器物首先考慮的是莊嚴和適用;詩歌在“怨”之外,更有“興”、“觀”、“群”;美術、音樂曾經對“美”、“和諧”孜孜以求。可是往昔這些單純美好、輕鬆智慧的東西都到哪裡去了?今天的一切都變了,興建建築是爲了批判,穿上時裝也爲了批判,創作繪畫或者音樂同樣是爲了批判,批評變得泛化,變得亢奮激烈,這種文化現象,既破壞了落後的結構和等級,同時也傷害了一種變通與適應的智慧。我們是不是到了應該反思批評的時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