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穎華老師以豐富的個人經歷作開場白,曾經是花藝設計師的他,現在擔任台師大的教授,主要教授藝術行銷和財務管理。
文化創意產業不能以急就章來做,要分成三個面向來討論,分別是「文化」、「創意」還有「產業」,然而現今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什麼都做,但是什麼都不入流。文化根源要找出來,特色要做出來,才會有創意也才能和產業結合。並以政府光以模仿來辦活動的方式是無法發展台灣特有的產業;模仿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做調整,才能夠將創意和文化連結在一起。
老師提到現在很多年輕人創業,空有好的創意,可是卻沒有好的財務管理,相當可惜;再來是對於市場的觀察要細微,切勿當先頭羊,投入未知的地區創業,需視整個大環境有一定的經濟規模,該產業有競爭,並熟知敵人的特色,就比較好訂立自己的行銷策略。以力撰堂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當時正值不景氣,所有的商業行為的下降,歐陽老師用「鄉村包圍城市」的理念,頭一年累積經歷,累積知名度,只做政府的、國際性的案子,有層次性的從許多小案子開始,到縮減案子數量,提高案子單價,進而提升整體獲利。
台灣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工廠而不是市場,這是因為台灣屬於輸出行國家,人口少,市場規模自然小,所以文創呈現的手法不要過於本土性,將眼光放到國際,提高市場規模,創意思維也應隨之調整。
目前大部分的文化創意產業都還是在賺政府的錢,轉型的契機在於如何將之市場化、產業化。台灣的社區營造、文化論述是很精采的,這是政府在推動文創產業可以操作的方向,有了好的文化本質,要如何產業化?歐陽老師分享通路行銷、與旅行社利潤共享的概念,這是文化產業化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掌握通路就等同掌握整個市場,也掌握人心,統一超商今天之所以會如此的成功,正是因為通路做得好。至於虛擬通路的部分,老師認為不好掌控目標族群,在行銷手法上較為窒礙難行,因此沒有多加論述。再來,利潤共享的概念則以劍湖山遊樂園轉型成功的做法,實證互利共生的概念。
最後,老師還分享沉默成本的概念,從定價到操控消費者付費心理的技巧,甚至是通路打行銷的策略,達到效益極大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