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周育如小姐演講心得 / 黃凱蘭 M10010115

[ 個人心得 ]


第一次認識都市酵母是在2007年在誠品舉辦的設計師週活動。當時看到都市酵母的作品時覺得十分驚訝與驚奇,因為當時鮮少看到有這麼多的設計師、設計相關的工作者或是學生一同為我們生活、居住得這個環境提出如此細膩的觀察然後具體的手法將所感受到的環境生活表現出來。可以感受到其中設計者對於生活的熱情、敏銳的感受力以及每件作品中所蘊含的故事─在地生活的故事。
透過這次周育如小姐的演講,終於理解當時看到的感動的背後的這些想法都是源自於周育如小姐對於設計、生活的看法與信念。從她分享的無論是對於漫畫的看法、旅遊上的趣事與體悟
不難發現周育如小姐是位細心觀察、體驗生活的人,也是位實踐設計的人。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都市酵母計畫能受到大家的支持與認同並且能夠持續下去的原因。
我想在這次的講座課讓我開始思考反思生活的重要性。像是周育如小姐題到的法國人的例子,如果我們對於我們的生活沒有思考、沒有信念,那麼我們只能淪為廉價生產的工具。我想,價值是來自於對生活細節的要求與堅持,或許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持續嘗試,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能改變些什麼。
[ 延伸閱讀 ]

Eric Schuldenfrei Eskyiu的創辦人亦是一位注重發展建築、動畫與藝術間關係的設計師。在這次的2011 IDA Congress上,Eric Schuldenfrei分享了許多Eskyiu做過的Project,裡面包含了許多地方再造、地方文創發展。Eskyiu所做的Project有些讓我想到臺灣的都市酵母,當然兩者在一些著手的點是不同的,不過比較其中的差異是非常有趣的。底下第二個連結就是其中一個Project-香港西九龍文化區再造的案例。臺灣現今也有不少再造的地方,連結中的影片可以看到香港人對於這個區域在造的看法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