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李佳穎小姐演講心得/ 曹心琪 M10110204


[ 個人心得 ]
  之前在雜誌和設計展中,曾經見過李老師的作品,不過直到藉由此次演講才知道,那些有趣的互動設計係出於同一個設計師之手。
  
  互動設計,在於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的相關介面。而一般我們聽到互動設計,都會浮現一些機構和電子產品;由於人們的科技進步和追求更高人機交流的境界,互動設計越來越趨於在硬體上的登峰造極。然而回歸本質,所謂互動設計還是希望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互,為此,需要引入社會學、心理學和人類學來作為設計師設計的支撐。

  互動設計師應該是活耀且多元的,以李老師本身的經歷來說,她本學資訊工程,後來接觸產品設計,進而接觸互動設計領域;憑藉著設計之外的知識背景,讓她能靈活地將設計結合電子科技,讓手上的互動產品比工程師做得更有溫度、比設計師做得更有深度。因為互動設計師通常需要參與到團隊中不同的活動中,因此,互動設計師需要對要涉足的領域有相當理解,以便於和不同領域專家開展合作。

  李老師提到,她也曾經思考過要把互動設計的產品,美化包裝成不像是「互動設計」的原樣;但後來還是選擇讓它呈現原貌了。讓人不禁停下思考,每一個設計領域的本質,以及設計物本身的初衷,究竟想為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體驗?或許所謂互動設計,並非一定要依賴機構和設備,只要能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便是溫暖的互動設計。


[ 延伸閱讀 ]
  在演講中,李老師曾提及,材料和物件搭配重組的關係,並舉例她今年在高雄台灣設計展的創作。
2011年的墨爾本聯邦廣場曾出現一個公共藝術,則由一堆總長30公里的半透明膠帶所構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