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內容]
談台灣文創
台灣文創什麼都做,像是連續劇、電影,但是都做的不夠好,也不夠大。
「文創產業應該是分三件事情來探討:文化、創意、產業。」
文創產業在沒有沒有獨特的文化性之基礎下,要談什麼產業?像是德國的文化基礎與民族性就是理性與嚴謹,這就是他們的特色並且反應在產品上,可以看到工整嚴謹的產品,這就成為德國產品的象徵與代表。文化特質是最基本的基礎,之後才順勢發展出產業,找不到文化根源怎樣做文創產業?
文化的根源在於生活,台灣的文創產業有個問題是大家一直在找我們文化的根源是什麼,但對自己文化又沒有信心。
而創意是哪裡來?創意的根源來自於平常對生活的認識,創意是由觀察而來的。
大部分的創意都是模仿來的,當我們看到一件產品,我們常會用自己的觀點與日常生活做連結,融入自己的想法與文化,之後改變它而成為新產品。
「台灣不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而是工廠。」
一直以來台灣扮演的角色就是外銷,因為我們的市場小,不靠外銷難以生存,而文創產業也是一樣,不該是內銷而應該要外銷才對,但我們看到現在的台灣文創產業都是內銷,像是電影與連續劇等,都是為了迎合台灣市場的口味,內銷本國,用自己懂得東西去創造,外國人根本不懂在演什麼,沒有考慮到外銷,所以台灣文創實在很難做的起來。台灣應該要是文創工廠,而非文創市場,應當要外銷出去才對。台灣文創格局要大,應該要以國外市場為導向,以外國人會懂得思維去思考與發想創意,用這樣去推行我們的文化。
「台灣有很特別的文化,就是社區營造,社區情感這種東西是特有的,這就是很好的文化根源。」
在廟前座在板凳上聊天這樣的社區情感,桃米村、白米木屐村、嘉義板頭社區,都是很好的社區文化代表,這就是台灣特有的社區文化,也是很好的文化根源。
台灣文創現況
停留在第一階段,賺政府的錢。而第二階段是市場化,而不是單純接政府的案,賺政府的錢(政府的案子大多是宣傳取向,而非真的在推動文創產業)。
如何文創產業化
當我們找到了可以行銷的文化後,又要如何產業化?
必須要和通路合作,擴大販售的規模,像如果是要推行文化旅遊,就要和旅行社合作,要有利潤共享的概念。
通路的重要
懂通路與掌握通路,比懂設計重要,懂通路才能賺錢,懂設計不一定可以賺錢,好產品沒有通路可以販售,就沒有結果。如果懂通路又懂設計,那是最好的。
文創產業化需要具備?
實務操作的經驗,像是策略、對政經情勢的觀察、財務計畫。
策略化:必須有個概念,「競爭激烈是好產業,代表市場大,市場有規模。」所以在投資的時候不要以為沒有競爭對手的地方是好的,知道敵人身在何方,比看不到敵人的地方安全。
財務操作:不能空有靈想,要有財務操作的概念。投資的概念很重要,要有遠見,不可短視近利。
[個人心得]
這次聽完力撰堂總監歐陽穎華先生的言講,彷彿投下一枚震撼彈,覺得獲益良多,也讓我思考了設計的未來與台灣文創產業。
最讓我感同身受的是歐陽先生所說的「台灣的文創產業有個問題,大家一直在找我們的文化根源是什麼,但對自己的文化又沒有信心。」也確實是這樣,台灣文化豐富性是夠的,也有很多人在做文創這塊,但是都做的不夠多也不夠大更不夠完整,或許是因為我們謙卑的民族性格,所以我們沒有足夠的自信心表達我們的文化?又或許是受歷史的影響,使我們對自己的文化還沒完全認同?我覺得文創產業必須要靠大家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認同,才能交織出燦爛的火花。
再來歐陽先生談到「台灣文創格局要大,應該要以國外市場為導向,以外國人會懂得思維去思考與發想創意,用這樣去推行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在推行文創產業時,沒有考量到的地方,像歐陽先生舉的例子,海角七號在台灣大賣,但電影內容與幽默的用詞,是台灣文化的思維,外國人並不了解。而要以台灣文化作為根基,然後以外國人的思維模式發展文創,其實並不容易,必須要了解外國人的思考邏輯與其背景等,而我們的歷史文化與成長背景和歐美是很不一樣的,我們要用自身文化結合創意,來切入外國市場談和容易,不管如何,台灣的文創產業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最後歐陽先生談到通路的重要,「懂通路與掌握通路,比懂設計重要,懂通路才能賺錢,懂設計不一定可以賺錢。」歐陽先生這句話點醒了我,好設計不一定可以賺錢,而好設計更要靠通路讓更多人認識,掌握通路除了能帶來財富,更可以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設計;像最近一兩年的台灣設計師週,就開始和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在便利商店內有販售一些設計師週的文具品並可以預購其他設計商品,這就是與通路合作的例子,而沒有去看設計師週的朋友也因為便利商店的宣傳,而曉得這項活動,除了販售之外還有宣傳之效果。
總結來說,我們除了懂設計外還要有商業操作的概念,不然好設計就沒機會被推廣出去,豈不是太可惜了呢!
[延伸閱讀]
創意.商機.新未來:台灣文創經典案例
本書介紹十個台灣文創經典案例──薰衣草森林、春水堂、張連昌薩克斯風、先麥芋頭酥、沐蘭時尚精品旅館、王品集團、山水米、飛牛牧場、水里蛇窯以及大倫氣球博物館。
從這些成功的經典案例中,我們可以看見企業主對產品或服務與傳統文化間連結的重視,而這些創意生活產業透過各種創新與創意,創造出更高的生活價值。而在現今企業的經營規模日益擴大的同時,組織面臨了轉型與品牌擴張的議題,但這些企業仍不偏離原本創業的初衷,堅持文化的氛圍與傳承、幸福生活概念的傳遞,使它們的發展得以聚焦,並淬鍊出更具價值的企業品牌!
透過這十個經典案例的分享,讓大家看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之美,並為提升台灣新競爭優勢一起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