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得】
今天歐陽穎華先生帶來了精采的演講,與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了許多在創業和設計相關的經驗,而演講的主題是關於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先帶入文化創意產業的一些相關介紹,歐陽穎華先生主要朝向旅遊和休閒為主,藉由旅遊的方式讓大家認識整個地方文化特色,進而深入去體驗,而階段性的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創意、產業三部分,也是主要的核心所在。而在文化方面強調的是文化的獨特性、民族性(如德國)、或是在地特色文化;創意的部分則是以觀察和認識,來發展商品的功能及作法;而以前面兩項創造出整個產業的方向,三者互相關聯。而最主要的是在文化層面,一個產業的產生必然會因為當地的文化而生成,要找出文化的根源,而這個文化根源的脈絡可從生活方式、習慣、情感及經驗來延伸及發展,最重要的是對這整個文化有自信心,並把特色展現出來。
而在台灣的文創產業雖然做的方向很多,甚麼都做,像是設計展覽、偶像劇、電影的置入...等等,並發展相關的文創商品。但是有的只做在表象,卻沒有真正的涉入其中,不夠精緻它。所以應該找到他的文化特質再來發展它的價值性,而不是一昧地做商品,這樣可能會導致沒有其他的地方特色,隨處可以見到。
台灣的整個文創產業的產生主要還是有相當的市場化和規模性,不只是賺政府的錢而已,後面還需要有更多的因素去支援。像是在規畫整個財務計畫的時候,資金要怎樣去應用,還有後續的策略都需要有一套配套措施去配合。它不單只是一個單一項目,他牽扯到很多層面。重要的是整個產業規模要完備,在設定發展的地理位置時,不要以一個沒有相關產業的地方開始設置,避免成為當地的第一人。因為這樣沒有競爭,就沒有敵人,一定要有敵人產業才能生存下去,沒有競爭哪會有贏和進步的機會呢。所以要有基本的規模和營業的資金,才能執行下去。
台灣算是文創產業的工廠不是市場,市場應該拓展到國外,而不只單一的在國內市場導向。而這個市場有兩個部分:一是通路,二是規模。通路的話有分資訊流(廣告、媒體)、物流(旅行社)、行銷(折扣);來達到宣傳的手段,像是7-11就有很好的通路管道,有許多的事情都能在那完成購買活動,諸如訂票、取票等都是。而這些最後都是要懂得如何利潤分享,首先先要想怎麼分給別人,來達到整個通路的暢通,有了通路後才會有市場規模產生與擴大,並以一個鄉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去運行。
在發展一個產業的時候,重要的是一個"穩"字,要先做平穩後才能搞怪。先取得客戶對你的信任是重要的開端,有了信任和安全性後,往後才會一直與你合作,因為那是有品質保證的。
現在台灣的文創產業應該更多元化的走向,不僅僅是在社區營造、文化的傳遞等等,要更拓展到整個文化觀光,把整個設計成一個一連串的規畫行程,或許更能帶來效益,像是老師提到的旅遊休閒,有了完善的措施後,相信在文創產業的發展是更多樣化的方式去進行行銷或整體的包裝。不過,在這之前需要好好的觀察文化與體驗文化,分析整個文化的內涵和所代表的意義象徵,才能更進一步的去發展他周邊的商品或是活動,他不是單一的路徑,而是與整個環境互相的關係,所以努力的不只是政府,還要有當地的民眾和其他的設計師或相關的人、事、物一起努力而來的,希望今後的文創產業能有更多的發展與創意能夠帶來不同的衝擊,並提升它後面所帶來的價值性及意義性。
【延伸閱讀】
台灣設計波酷網 - 文創商品的6個市場行銷要點(司馬迪賽)
http://www.boco.com.tw/NewsTdcDetail.aspx?Bid=B20100201000003
裡面提及關於市場行銷的六個要點:
1. 消費行為是一種情感運作:商品的價值性在於它背後所蘊含的故事。
2. 消費行為是一種心理價值比較:產品的價值需要有明確的品牌價值、定位或是本身的故事性足夠,才能觸動心理層面的消費行為產生。
3. 知名的品牌不是永遠的選擇:商品具備獨一無二的個性。
4. 消費動機來自被影響:網路的浪潮可以帶動群體購買動機。
5. 消費不只為消費:議題的認同,甚至社交功能的衍生。
6. 消費者期望驚訝的美(商品創造驚喜):在接觸和使用產品中,感受驚喜與感動,創造體驗價值領導的商品。
以上六點,讓消費這件事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他必須讓整個產品深入人心,有觸動人心的情緒影響力,達到購買的衝動。一個作品要讓人感動,除了它背後的故事性外,不外乎可能觸及到它的價位或是市場價值,還有他在你第一眼時的購買欲望,所以商品必須先吸引你有進一步的去了解才能達到他所帶給你的消費慾望,來刺激你的消費行為產生。而文創商品背後的故事性足以打動人心,它的價值性才會出來並提升他在市場中的定位。
今天歐陽穎華先生帶來了精采的演講,與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了許多在創業和設計相關的經驗,而演講的主題是關於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先帶入文化創意產業的一些相關介紹,歐陽穎華先生主要朝向旅遊和休閒為主,藉由旅遊的方式讓大家認識整個地方文化特色,進而深入去體驗,而階段性的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創意、產業三部分,也是主要的核心所在。而在文化方面強調的是文化的獨特性、民族性(如德國)、或是在地特色文化;創意的部分則是以觀察和認識,來發展商品的功能及作法;而以前面兩項創造出整個產業的方向,三者互相關聯。而最主要的是在文化層面,一個產業的產生必然會因為當地的文化而生成,要找出文化的根源,而這個文化根源的脈絡可從生活方式、習慣、情感及經驗來延伸及發展,最重要的是對這整個文化有自信心,並把特色展現出來。
而在台灣的文創產業雖然做的方向很多,甚麼都做,像是設計展覽、偶像劇、電影的置入...等等,並發展相關的文創商品。但是有的只做在表象,卻沒有真正的涉入其中,不夠精緻它。所以應該找到他的文化特質再來發展它的價值性,而不是一昧地做商品,這樣可能會導致沒有其他的地方特色,隨處可以見到。
台灣的整個文創產業的產生主要還是有相當的市場化和規模性,不只是賺政府的錢而已,後面還需要有更多的因素去支援。像是在規畫整個財務計畫的時候,資金要怎樣去應用,還有後續的策略都需要有一套配套措施去配合。它不單只是一個單一項目,他牽扯到很多層面。重要的是整個產業規模要完備,在設定發展的地理位置時,不要以一個沒有相關產業的地方開始設置,避免成為當地的第一人。因為這樣沒有競爭,就沒有敵人,一定要有敵人產業才能生存下去,沒有競爭哪會有贏和進步的機會呢。所以要有基本的規模和營業的資金,才能執行下去。
台灣算是文創產業的工廠不是市場,市場應該拓展到國外,而不只單一的在國內市場導向。而這個市場有兩個部分:一是通路,二是規模。通路的話有分資訊流(廣告、媒體)、物流(旅行社)、行銷(折扣);來達到宣傳的手段,像是7-11就有很好的通路管道,有許多的事情都能在那完成購買活動,諸如訂票、取票等都是。而這些最後都是要懂得如何利潤分享,首先先要想怎麼分給別人,來達到整個通路的暢通,有了通路後才會有市場規模產生與擴大,並以一個鄉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去運行。
在發展一個產業的時候,重要的是一個"穩"字,要先做平穩後才能搞怪。先取得客戶對你的信任是重要的開端,有了信任和安全性後,往後才會一直與你合作,因為那是有品質保證的。
現在台灣的文創產業應該更多元化的走向,不僅僅是在社區營造、文化的傳遞等等,要更拓展到整個文化觀光,把整個設計成一個一連串的規畫行程,或許更能帶來效益,像是老師提到的旅遊休閒,有了完善的措施後,相信在文創產業的發展是更多樣化的方式去進行行銷或整體的包裝。不過,在這之前需要好好的觀察文化與體驗文化,分析整個文化的內涵和所代表的意義象徵,才能更進一步的去發展他周邊的商品或是活動,他不是單一的路徑,而是與整個環境互相的關係,所以努力的不只是政府,還要有當地的民眾和其他的設計師或相關的人、事、物一起努力而來的,希望今後的文創產業能有更多的發展與創意能夠帶來不同的衝擊,並提升它後面所帶來的價值性及意義性。
【延伸閱讀】
台灣設計波酷網 - 文創商品的6個市場行銷要點(司馬迪賽)
http://www.boco.com.tw/NewsTdcDetail.aspx?Bid=B20100201000003
裡面提及關於市場行銷的六個要點:
1. 消費行為是一種情感運作:商品的價值性在於它背後所蘊含的故事。
2. 消費行為是一種心理價值比較:產品的價值需要有明確的品牌價值、定位或是本身的故事性足夠,才能觸動心理層面的消費行為產生。
3. 知名的品牌不是永遠的選擇:商品具備獨一無二的個性。
4. 消費動機來自被影響:網路的浪潮可以帶動群體購買動機。
5. 消費不只為消費:議題的認同,甚至社交功能的衍生。
6. 消費者期望驚訝的美(商品創造驚喜):在接觸和使用產品中,感受驚喜與感動,創造體驗價值領導的商品。
以上六點,讓消費這件事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他必須讓整個產品深入人心,有觸動人心的情緒影響力,達到購買的衝動。一個作品要讓人感動,除了它背後的故事性外,不外乎可能觸及到它的價位或是市場價值,還有他在你第一眼時的購買欲望,所以商品必須先吸引你有進一步的去了解才能達到他所帶給你的消費慾望,來刺激你的消費行為產生。而文創商品背後的故事性足以打動人心,它的價值性才會出來並提升他在市場中的定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