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得]
John Barth曾經說過:沒有任何東西天生便有價值,所有東西的價值都是由人們所賦予的。這句話很能為這場演講下一個註解。歐陽先生用自己的經驗帶給我們最深的啟發,是否有ppt已經不是重點了。在老師眾多的經驗中,就是不斷的賦予東西生命,用不同方式對消費者對話。在現今的環境下,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或許已經不能只是一昧的投身於創作之中,更重要的是一種行銷的概念。藝術家應該也要具備有財務管理與行銷管理的知識,才能與市場接軌。最近不少藝術家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層面,而使其作品利用不同的管道與通路推銷出去。
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是近年來非常盛行的產業,但是否過度氾濫,或者只是冠上冠冕堂皇的文化兩個字一直是我心中的疑問。曾經在一次訪問陳永基設計師的機緣下,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文化創意產業。對他來說:台灣並沒有文化創意產業,因為台灣還不是個極為富裕的國家。文化創意作品是已開發國家的產物,需要多元配合,背後要有文化的根基、設計師本質和品牌影響。日本可以,因為他們的設計已經走了100年了,而且他們有那個環境。其實最重要的莫過於人民的素養與生活習慣。如果沒有改善生活習慣,文化創意產業是很難的。它不只是紅花染布做的筷套,它是一個產業,而不是一個單品。正如歐陽老師所說的,台灣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的規模還是太小,只能稱作設計的工廠。文創產業的三階段-文化、創意、產業好像並沒有在實際上實踐、循序漸進。所以才造成當今民眾對於文化創業產業還是存在很多的疑問。
對我來說,推廣文創產業很重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傳統以來台灣總被冠上努力打拚的形象,整體的社會環境還有存在一種節儉的美德。民眾對於多花錢購買比平常昂貴的文創產品還未能廣泛接受,看看每個家庭既有的物品,文創產品好像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若民眾的生活習慣或消費習慣沒有辦法改變,文創產品只是曲高和寡。畢竟藝術算是一種剩餘消費。
超越凡人的遠見
歐陽老師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內,也展現了超越凡人的遠見。或許不能只單單表面的數字,而是要作長遠的分析。社會是不斷的變動與前進,不能永遠只待在同一個地方原地踏步,這樣很容易被市場淘汰。知道敵人的地方,比不知道敵人的地方好。這句話讓我思考一件事不能只看單一的面向,而要多方面的觀察。曾經在大學階段的時間,修習了一們藝術行銷的課程。當時就感覺到行銷是要具備超越凡人的見解,一個面向的思考是不足夠的,而是廣泛的觀察所作出的決定。這個決定或許在當下並非是最有力的,但是可以經過時間的考驗。
票房銷售是每個藝術團體所關注的,也有不少研究開始分析如何促進票房。推銷票房有許多種方法,像老師所說的“早鳥折扣”、剩餘的票拿來做公關等等。其實大家都是在想說如何最有效的方式來吸引單場的顧客,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成為常客。唯有穩定的收入與口碑,才可以賦予表演藝術團體有更大的空間來進行實驗性的作品,並給觀眾不同的感受。曾經有研究顯示,提高售價並不會侵蝕到客層的價值上,非價值性因素佔了更關鍵的地位,例如交通狀況、停車、安全考量等等。這讓我與劍湖山提高售票的例子做了聯想。這也是本次演講中令我們驚嘆行銷的手法,並在其中代出利潤共享的概念。
這些的種種概念都不是我們能在課堂輕易接觸到的觀念,而是由許多的經驗累積而成的。不管是從文創產業來談、從商業市場來探討,或者從非營利組織來打破既有的錯誤觀念,都帶給我們很多寶貴的收穫。
[延伸閱讀]
情感、無感與性感------當代中日韓電影的說故事技巧
中國時報-耿一偉
http://alin425.pixnet.net/blog/post/30050030
近幾年來,台灣國片慢慢的開始興盛。正如老師所說的,台灣的國片在本地雖然較好又叫座但始終打不進國際的市場。本篇文章從劇本與包裝來探討中日韓的電影,並反思台灣近年的電影產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