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歐陽穎華先生演講心得 / 陳怡君 M9710211


    一句生活中正在上演的「高鐵人生」,道出歐陽老師豐富有趣的生活,曾是花藝設計師、也從事過農業經營、產業育成,這樣多元的人生經驗,使得歐陽老師在經營自己的文化創意事業及對於台灣現今的發展有著不同的思維,不過有趣的是現在的他又多了個頭銜「飯店總經理」。

文化+創意+產業

    歐陽老師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應將文化、創意、及產業,視為獨立的三件事、且分階段性來進行。「文化」即文化根源,可從民族性的生活方式及習慣去探究;「創意」是藉由觀察,將現有的產物透過新的思維、好的創意進行改良設計;「產業」必須了解商業化的過程,各產業間的競爭力及其需求。而台灣現今對於文創產業的發展,範圍涵蓋過於廣泛,沒有強烈的文化根源為支柱,自信心不足的情況下,變成什麼事都要做,卻也什麼事都做不好。

創意及產業化的策略

    歐陽老師也分析,目前的台灣尚處於未成熟的階段,許多計畫案靠的都是政府的補助,變成只能賺政府的錢,再者台灣市場畢竟有限,政府卻只將眼光放在台灣。本身就以外銷為主的台灣,不應該是文創的市場,應以國外市場為導向將台灣經營成「文創工廠」,外國人覺得台灣最有文化特色的地方在於需多地區的社區發展與環境營造,反而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些驕傲景色。

掌握通路即握有權力

    產業化過程要掌握住兩個重點:第一、要變得更好,第二、懂得利潤共享。歐陽老師認為能夠真正懂得掌握通路的人,才是握有權力的人,任何一件設計商品、版權都必須先建立起通路才有機會談市場。以劍湖山的門票為例,要懂得先想能夠分給別人多少,別只顧個人獲利,適時地將財務管理的概念融入其中,透過所謂金流、物流、資訊流,回收看不見的沈默成本。

[個人心得]
演講過程中歐陽老師分享許多實際案例與自身經驗,也點出台灣在文創產業區塊的經營上,還有許多不足、待進步的地方。亦不斷提醒我們,不管從事任何行業都要懂得找尋自己的競爭力,競爭越激烈的環境越有市場,其中最受用的一句話還是在於思考「自己能夠分給人家多少?」,懂得找尋通路就能開闢出自己的市場。很難得有這個機會重新認識文創產業的發展與其潛力,不只是藝術、也不只是設計,文創的精神可以讓任何領域或產業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期待台灣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文化根源、真正走出自己的原創文化精神。


[延伸閱讀]





原生特色,繽紛顛覆


在地獨特美學需要生活的實

想像2020,創意台灣的新願景

原生特色如何走向品牌時

把在地創意變成競爭實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