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陳高明先生演講/ 陳美伶 D10010101


[個人心得]


陳高明先生的演講,展現出他個人因為興趣投入,持續深化,進而成為專精的竹工藝大師,從陳先生發表的內容,可以看出陳先生是一個接受訊息很快,並且能快速學習應變的人,介紹了竹與文化的關係,點出未來產品的銷售都必須有一個故事或是文化的底藴,並且從實際的參展經驗裡,能抓住策展的方向與未來的國際趨勢與潮流,回扣竹與這些趨勢間的關係,如何在趨勢之中找出發展機會。的確,因為環保議題的升溫,對於環保的看法與產品定義也在改變,如何掌握趨勢的核心轉化成產品設計,就是功力與設計師本身的功力。


這兩次陳涵希先生與陳高明先生的演講裡,似乎都透露出一個訊息,台灣有能力製作出頂尖的產品,無論是台灣的設計師或是透過國際合作,但產出事小,銷售事大,如何有效地經營高單價設計品的通路,這會是台灣未來設計發展是否能再突破的關鍵點,正如陳高明先生對年輕設計的建議,要朝兩個方向走,一個就是頂端的設計,一個就是便宜再便宜大量生產品,大量生產的通路已經被國際間的大型通路商所決定,因此如何學習與滲透進去國際產品頂端通路是一個長期性的挑戰,畢竟米蘭展或巴黎傢具展都只是爭取曝光的第一步,如何延續曝光後的熱度,轉而成為較為穩定的商業模式,這中間的關鍵因素,更非眼見即能猜知一二的,這需要更多商業貿易的實戰經驗,才能慢慢累積。



[提問與答覆]

問:陳先生到非洲後,怎麼靠竹工藝將虧損變成賺錢。另外,在接觸工藝時尚後,和設計師合作後,你對於竹產業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想法?


答:去到非洲是一個偶然,因為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是處處是竹子,長大後突然發現怎麼這些竹工廠都沒了,因為機緣就請政府補助來辦竹工藝的學習,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一開始出現後來就沒來了,我一直當助教當三年後,西非剛好一直要找專業竹藝師過去,我就被派了出去,一個月二十萬,那真是用命來換,西非很多傳染病,我都活下來了。這後工藝實上也是機緣,因為那時候我已經轉往文創,不在工藝這領域,有一個設計工藝師做了三個月做不出來,後來就推薦我,讓我試試看,我一個月就作出來了,然後2008年的米蘭展,大受好評,當場有個酒莊主任帶著一萬歐來要跟我們買,但我們不敢賣,因為所有商品都要團進團出,之後有很多人下訂單,而且我們政策也要改,因為工藝時尚市政府委托研發,所以這產品屬於政府,我可以做也不能賣,拖拖拖一年半才可以賣,那個熱度都沒了,像日本他們就是先展覽,回來後半前就作了專業切割,售價多少歸設計師,多少歸政府,很快就可以把它放到市場上銷售,所以你剛剛問到產業,的確是有點灰心。



[延伸閱讀]

文化部將台灣工藝製作成線上學習平台,開放給民眾線上觀看與學習,內容著重於文字記錄與描述,對竹工藝的介紹與推廣應該有所助益。



工藝技法的延續,需要政府有策略性的培植與重視,若要學習台灣傳統工藝,可從工藝研究所獲得相關資訊,



宜蘭椅活動:〝秉持「綠色文創,森林美學」,及象徵宜蘭人好客,熱情搬出椅子,歡迎人家來坐的情意理念,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於2013首次舉辦「宜蘭椅設計大賞」〞,2013的競賽活動主題是「兒童椅」,上面也分享了1941年台灣傳統竹椅獲得東京設計展覽肯定的會場照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