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許士軍教授演講內容 / M9610101 M9610103 M9610104 M9610105 M9610115

講題:IBM, MBA 與吃角子老虎
講者:許士軍 教授/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一、前言:什麼是管理?
管理是限制、作威作福、不是服務?
人人從小到大都不喜歡被「管」?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真理欲辨欲明」?

講者在演講的一開頭,丟出了許多問題讓我們思考,倒底什麼是管理?許教授說道,感情、信任、好感才能容易管理,互信才能成功的管理。他也提到,管理總是給人負面的印象,提倡用服務代替管理,許教授強調:「管理不是限制,管理也有服務包含在內。」這一個簡單的開頭先初步讓我們對管理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認識。 


二、這個題目是怎麼來的?吃角子老虎?
講者首先運用不同的生活例子與他人的故事,說明「吃角子老虎」與「管理」的關係:

1.Las Vegas之行→
講者提到他去Las Vegas的經驗,在賭場內,因為他只會玩吃角子老虎,對於其他的遊戲無法馬上反應過來。他說道,以前的「吃角子老虎」是匡啷匡啷的錢幣掉下來,而現在都是用錄音的了。他以行銷的觀點說明「吃角子老虎」這一個遊戲與行銷相契合的關係,他說在大廳當中,吃角子老虎就像很多的行銷品牌,因為網路的發達,每台機器都可以連線,因為連線的關係,數量大,所以金額也會非常大。也因此單次玩的話金額可以變得很小。。用行銷觀念來看,因為單次的金額變小了,讓很多一般的民於眾都有能力負擔這樣的遊戲,由這些小金額累積成大賭注,造成市場擴大,用多數人支持龐大的賭注金額。

2.Webonomics →
網路的發達讓許多事情的量變得很大,也是種量大的消費。

3.金字塔底層大商機 (書名) →
前年諾貝爾和平獎給了一個孟加拉的銀行家,放款給當地的貧民,而當地的平民反而比有錢人家更準時的歸還向銀行借貸的金額,對於孟加拉與經濟學來說,對人類社會來說都有很大的影響。

4.誰說大象不會跳舞 (書名) →
IBM前任CEO葛斯納所著,原本為餅乾公司的CEO,因為當時IBM的經濟狀況面臨問題(因為PC的發展與產業的改變年年虧損),而IBM之董事會對葛斯納非常賞識,邀請他擔任新 的CEO,葛斯納多次拒絕,最後在第五次的邀請下,以美國不能沒有IBM的理由才成功打動葛斯納。他將IBM的軟硬體整合,將公司轉型為服務業而非買賣電腦,至此才解除IBM的危機。結果不負眾望,不是以產品為銷售對象,而是以整合服務為目標,以顧客為導向,開發中介軟體,使IBM會附以往光榮。

小結管理就是整合,管理不能一成不變,當一條路不通之後,就要開始思考是否意味著該改變現狀,創造新的價值與服務,以上四個例子都有著相同的情況,他們都改變了舊狀態,而有了新的經營方式,造就成功的結果。


三、學管理的人都是無「一技之長」的嗎?什麼都會什麼都不精?
講者接著說明管理倒底是什麼?什麼樣的人可以當管理者?管理者又該有什麼樣的特質:

1.李安憑什麼獲頒奧斯卡獎? →
在奧斯卡獎中,最佳導演獎是地位最高的,因為他將演員、燈光、服裝、道具、劇本等等整合,一部戲要能讓人感動,靠的是導演,因為導演要管理整合不同的人與事,而這些管理要靠導演與低下人員的合作去創造價值,如讓人感動的電影,就是一個無形的價值。
.以往的管理:勞力、土地、資本
.現代的管理:資訊、知識、創意、膽識、眼光

2.管理是從實務中的發現 →
講者相信管理就像相信宗教一樣,先有信心,對其相信,但又不像宗教非常崇高與虛幻,管理有許多事實呈現給你看,將有形無形的資訊整合起來、將大家的智慧與力量凝聚起來創造價值。針對人力來說:整合財務、資訊、心理等等的專家,培養此方面的人才不容易,而管理是培養一位領導者而非經理人 (a leader not a manager) ,能夠凝聚大家力量的是一位領導者 (leader) 。在全球化的趨勢中,必須要能了解各種文化的內涵與意義,才能夠進行整合。學理裡有三個層次:原理原則、方法制度、實務 (配合特定的機構、組織、人等等),其中。實務的部分是無法抄襲的,必須是量身訂做的。前面的兩個層級是可以學習的,然而第三個階段是無法完全學習的,非常成功的leader要靠實務才能創造價值,到實務層次時成為一種藝術,是一種特定的。

3.效果來自靜態與動態的「整合」→
「效果」的評估是來自於金錢?對於營利事業來說是,或許這樣沒有錯,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怎麼來的?馬丁路德說:「人為什麼會發財,是因為完成了上帝的使命。」─資本主義就是來自於教會觀念的改變。而現在成功的「效果」,已經不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來自於靜態的事物與動態的人所整合而成的,也就是說,管理必須創造有形與無形的價值,才能成功的產出好的「效果」。

4.MBA學位的本質 →
管理教授的學問不是來自問卷等等工具,管理的學識都是來自企業界實實在在所面臨的問題與方法,台灣的企業有很高的水準,但是台灣的管理教授們,對於從企業界所得到的智識與經驗的整合,還需要有更多的努力,而MBA的學位此要培養是領導者,而非經理人。


四、為什麼說,每種企業都是服務業?
講者在此部分說道,現在的企業都是服務業,而且這樣的議題已經成為相當重要的趨勢,現在的企業命中註定就是要為顧客而活:

1.三級產業的分法是歷史,不是現實 →
以前的台灣野心太大,什麼「中心」都想做,製造中心、產業中心、航運中心…等等。如今重心已經不能再放在製造業或代工公司。當我們提起產業,第一級產業就是農林漁牧,二級就是產業加工,第三級就是服務業,這在現在已經是歷史不是現實,因為人類的發展,從沒有技術到工業革命之後就有機器有動力就變成製造業,一級二級都屬於製造業,必須生產好的產品為目標。而現在愈來愈多的產業是需求面出發,服務業成為主人,而第一、二產業則成為給予服務業能順利提供服務的重要工具。

2.經濟活動的最後目的,在於創造「市場價值」→
以往的經濟活動強調:品質好、成本低、交貨快,現在更要加上市場價值的獨特性,就像林志玲只有一位,因此她才能特別的突出,這就如我們所說的藍海策略,要有自己的風格,其中講者很不贊成大學用一套標準來評鑑,他認為那是不公平的,應該要做自己 (unique) ,但是不能孤芳自賞,必須要得到顧客的喜愛,顧客滿意度變成企業的教條,甚至要得到顧客的感動,這就是市場價值。

3.有形物品只是工具,服務才是主人 →
如何讓顧客滿意願意掏錢?講者提到,好的產品不一定適合所有的顧客,而是靠發現顧客需求,心理狀態等等,並提供量身訂作的服務,從生產製造轉移到服務掛帥。就有如說某人說:「我好無聊」,這就是顧客的需求面,因此開始有健身房,美容業等等,也產生了「體驗經濟」,花錢被鬼嚇也是一種體驗,所以服務就是創造一種體驗,再來說涵碧樓,牆壁、水泥、地毯、家具等等產品都只是工具,而這些東西是有形的,然而其創造出來的舒適、享受等等體驗卻是無形的。

4.創意生活產業的新概念 →
現在市場重視的是想像力與創意,而講者說在目前台灣產業當中還無法為類似於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找到清楚的定位。像文創,將重心放在發產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在登記時卻不能定位其產業類別,因為文化創意產產業那是最高層次的。而教育也是如此,像目前提供虛擬的課程,依照市場的需要,隨時改變課程的內容,開放網路的學習與學成,並沒有被限定在什麼科系之下,因為那是難以定義的課程,所有市場需求的內容都有可能涉及到不同的領域。

小結:
1.創新是現在的宗教
2.企業的創新是否成功取決於顧客反應
3.創新沒有一定的公式,就是去嚐試
4.跨領域的合作對的,但是是否會成功,要做了才知道
5.創新容許風險與失敗,但是不要冒自己負擔不起的結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