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程許忠先生演講心得/M9610209 賴奕茹

  攝影在群眾中已經具有普及性。這意味著,與其他任何一種大眾藝術形式一樣,大多數人並未把攝影作為藝術活動來實踐。它主要被用作一種社會儀式、一種抵抗焦慮的手段和一種表現權利的工具。

攝影愛好者身上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如水準不夠專業)和一些矯飾做作之處(為藝術表現效果所致),但比起其他模仿性物品來說,照片與可觀世界之間的關係似乎更單純,因而似乎更能準確地表達現實。雖然有些攝影界的藝術家們拍攝的照片氣勢非凡,幾十年來仍令人難忘,但他們缺乏那種最起碼的將身邊的事物拍攝下來的能力,而現在擁有一架傻瓜相機的人卻可以輕易做到這一點。對他們來說,攝影是一種既方便又迅速的記錄方式。

照片是否有美,醜之分? 人們常常拿起相機拍照的原因,是發覺一些美的東西。沒有人會說: 那不是很醜嗎?我一定要拍張相片下來! 但其實是發現到那個東西的à美。曾經自己碰見美的事件,但是身邊沒有可以紀錄的任何東西!事後,真的會覺得遺憾沒有把它拍下來。相機在美化世界的工作中曾經扮演如此成功的腳色,所以照片成為一種「美」的象徵。但是…就在其中,發現了問題,這些照片太像「照片」了!似乎失去某種賦予的意義存在。當代的社會,受日韓流行文化影響很大,人人手上都有一台相機,捕捉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流行起「自拍」文化。相機成為捕捉自己最完美,情況最好的「證據」工具。但是,1840年開始,就開始有修片的方法。到現在看到很多相片,其實都會懷疑它的真實度與否。不僅光線可以修補,可以把陰天變成晴天,也可以把五官修補的更立體。過去曾經以照片作為真實證據的意義,已經轉變為紀錄完美,或是創造完美的那一刻。但是怎樣才是算完美的呢?沒有瑕疵就算是嗎?一張假畫,是偽造藝術!一張修補過的照片,是偽造現實。是個需要檢討的問題。

照片可以大略劃分為: .美化→擁有美感的溫度。二.真相→中立的角度,去告訴世人某種特別的意象。攝影師使「看」這個角度,有了新的變化與意義,會特別放大所要傳達的訊息,忠實的處理現實的能力,也一定因為沒有價值得準確性而受到輕視。取代過去只在紀錄現實的情況,照片替代了我們在顯示現實生活上的方式,所以「照片」的意義,在現實與寫實主義之間改變遊走。攝影的發明,讓人減輕了在腦海或心中累積的記憶與感官的印象,為新的紀錄工具。相機可以提供非個人客觀影像的想像。照片有能力證明某個時空存在怎樣子的東西,或是證明某個人看到了什麼,以照片作為證據還有照片也有紀錄的功能,而且是對世界,對社會的一種評價。從這裡可以大概知道,沒有一種是單純的,單一方面的去侷限照片所要表達的,它是一種人們對視覺還有思想新的方向,也是提供人們可以進行的新的活動。

藝術的歷史裡,超寫實主義接近一種照相寫實主義的復出,不僅滿足單純照片的模仿,也顯示繪畫上可以創造出擬真的幻象。但是相機與畫筆差異不同的就在於工具的使用,一種是速時之間產生的,另一種是慢心琢磨的作品。要如何去分辨兩者的好壞其實很難,沒有主觀的制約去說明攝影的位置是在哪,但是攝影師賦予的信息其實就在其中,所以是見仁見智,客觀的想法。因為看的角度,介於相機與人眼焦距與範圍,卻因為客觀的矛盾而受到主觀的影響,而相機的神奇魔力是「把活的生命變成物體」還有「把物體變成活的物體」 ,是相機具有非常特色之一。

  通常人繞了一個大圈,才發現原來最單純的事情最能感動人。從程先生的攝影作品,讓我對自己的設計以及生活有了很多不同的回饋。生活被許多便利以及科技所取代,大家追求的是快有效率,表現佳的成果。反而過去存有溫度的體驗以及有感情的事物,漸漸被人所忽視!

  單眼相機,底片的神秘,總是吸引人一再的玩味。就是要不停的嘗試,到洗相片顯影的過程,都是富有驚奇與期待的。只是一刻鐘的靜止或是當下特別空氣的味道,都可以用相機捕捉感受。看了程許忠先生的作品,也讓自己反省設計對自己的思考。曾幾何時,還存有很單純的想法來學作設計,來學做自己;什麼時候發現其實自己很容易迷思在當下的思考中,而失去當初的熱誠的心情。

  設計是許多不同的互動以及交錯結合而成,要如何讓生活的感動及感受結合在設計上,相信是自己該檢討也是持續學習的好課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