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黃明仁演講心得 / 許育群 D9610103

這一場的演講真的是收穫良多,演講者非常謙虛的介紹了自己,演講者能夠從做水龍頭的機械工程師,轉換到Art Center進修就真的非常不簡單,接著他在Philips的設計經驗也是讓人玩味再三。
首先他直指一個好的產品,其最重要的精髓就在於有一個好的企劃,而他又從他的個案經驗來分享了這樣的論點。接著他對於innovation做了ㄧ系列的介紹,我個人比較認可他的以下的觀點:The process of making improvement by introducing something new. 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是由於IDEO的創意論述也是以這樣子來說明,他們認為設計其實是一種過程,而這個過程是透過觀察(Obseration)、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及打樣(Prototyping)的三個步驟來完成設計。而演講者似乎意有所指的將innovation擴充至利用媒體,然後來製造話題,接著他以設計師不敢放手去做來指出台灣許多產業的通病,往往受限在成本的考量,更往往受限在一個企業的企圖心所致。
接著從下個議題的開始,他指出了ㄧ個非常重要的議題,那就是:
Open Communication Channel.這真的是設計師必須理解到非常基本的工夫,這也是有許多設計師無法再升級的盲點(無法晉升至管理階層),因為這個情形也發生在學校的設計學生身上,也許這個通病,應該要直指整個教育體制,其實「填鴨式」的教育就是溝通的最大障礙。我們常聽到,問那麼多做什麼? 做就對啦(不斷的寫評量,就是應付考試)。而這個觀念的被加深,業界的OEM就是遺毒,反正你不用想那麼多啦,就是要求我們按圖索驥,做出來就好了,其他的事就不必管那麼多啦。Communication,不僅是同僚的溝通,更需做到上、中、下游的溝通,因為唯有如此,一個設計才能正確的表現出它應有的水準,決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來溝通,溝通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後續的生產及販售,因為溝通就像是個檢核表,好的設計必須面面俱到,絕對不是個人的創作秀,但是演講者就看到了這個現象,「搞怪」似乎與創意有了某種程度上的混淆,這實在是值得我們大家來釐清的,否則把設計與搞怪連在一起,就實在是自貶身價了。接下來的金龜車大作戰,不也反應出文化與歷史的牽絆嗎?但是只要是有心人的「用心」去做,其結果都會是另人滿意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