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黃明仁演講心得 / 林泰利 M9610208

題目 知識經濟時代工業設計在台灣產業轉型下的契機

以機械為背景的黃明仁先生在工作中發現了產業的需要與自己的興趣之後轉為從事設計工作,在設計工作過程中又發現設計中「創新」的需求(他認為台灣有創意卻無創新),進而調整設計的方向,這樣發展過程中的脈絡,提供了許多值得深思的觀點。
何謂「創新」?與「創意」有何不同?創新是解決「根本」的問題,重新審視內在的涵義與需求,是一種重新的定義。
首先黃明仁先生以個案研討的方式,敘述飛利浦執行數位相框的PM在整個案件推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狀況,借由飛利浦這樣國際性品牌對於案件執行與探討審慎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對於商品的開發的確是相當的「使用者導向」,透過如社會科學研究般深入的瞭解,去探求發現使用者真正的需求。
在這裡所呈現的事實是,如果沒有「需求」,那麼一切的商品存在的價值即受到質疑,而案件中這位PM的工作即是去找出使用者的「需求」,再用使用者真實的需求去破除生產製造者的迷思—什麼樣的商品能推動或不能推動是由消費者決定而非生產製造者片面的「認知」來決定,這樣的過程聽起來似乎相當的「商業」化,但它的確不再全然的「資本主義」。
產品的生命不該只決定於極少數人的認知或偏好,縱然是受過世界上最好的設計教育者亦然。
一位好的設計師應當要懂得「停、看、聽」—暫停設計背景的思維邏輯、觀察市場環境與現況、傾聽使用者的需求與願望。
越龐大、越擁有資源的企業需重視使用者需求,而越渺小、越沒有資源的市場新兵則更要重視使用者需求,也就是說誰掌握了消費者的「需求」,誰就掌握了市場。
但如果只固守已知的「需求」,那企業生命就會猶如不流動的水無法持續活力,因此就需要「創新」— 去發掘使用者更多新的需求也就是「創新」。
因此「創新」需要在謹慎而大規模研究的支持之下。飛利浦視「創新」為策略性的探究,也是一種組織的文化。
透過嚴謹驗證的「需求」才能足夠去支持一個「創新」的存在價值。
面對大環境的改變,台灣已面臨了不得不創新的挑戰,對於「創新」的價值與內涵的確亟需去思考與探究。
最後有位同學問到對於台灣與韓國的比較性,黃明仁先生有妙答,他說他一向不主張「硬碰硬」,何必與愛因斯坦比數學呢?該去思考有什麼是我們能做的?差異化可能是更好的,至少我們要做不一樣的,而非緊緊跟隨在他人後面,也許現在看來我們比不過韓國,但若能試著找出不同的切入點,在未來台灣未必會落於持續的劣勢。
黃明仁先生在不斷的思考與探索中建立價值,這樣抱持著研究的態度與不斷的反思檢討或許是一位設計者能「創新」的基礎與根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