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Prof.Braham演講心得 / 李佳穎 M9610101

Prof. Braham在11月3日的演說,充滿了幽默與趣味,他運用了最基本的概念說明,來解釋許多艱深難懂的理論與設計模式,在他的演說中,所強調的是使用者與設計師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如何做出成功的互動設計產品。

其實在他來台灣的期間,我曾修習他所指導的互動設計課程,我發現外國人的設計流程和台灣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開始設計前的研究階段,外國人相當重視這一塊的成果,就如同他演說的內容一樣,使用者才是最重要決定設計好壞的角色,所以我們必須了解使用者,做出來的設計也才有它存在的意義,在他的演講中,最重要的理論,是他說提出的Situation→Evaluation→Solution的設計流程,這個設計流程其實是不斷循環的過程,尤其他特別強調,在完成設計後,最重要的是要與使用者做測試與互動,然後發現設計上的問題,再進一步的做修正,我想這是我學習設計四年來,很少去注重的部分,然後這部分的工作卻是設計成敗的重要關鍵。

最後,Prof. Braham提到了文化與設計上的關係,這一部分的內容也是在設計過程中相當重要的課題,他提到「文化就是溝通」的概念,我相當認同這樣的說法,我相信即使每座城市、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語言與風俗民情,但是在這一個地球村的時代來臨,如何用設計縮短各地人們的距離,是現在的設計師值得去好好省思的問題。

他是一位相當有親和力的教授,我很欣賞他,他曾說:「做設計就是要時時感到快樂與興奮,當設計作業變得有壓力與沉重感時,那麼也就做不出好設計了!」,我想這是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許真的當我們能熱衷於自己的設計過程與作品時,才有辦法發揮潛力做出有創新性的好設計,這一場演講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