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Prof.Branham 演講心得 / 黃建達 M9610302

Richard Branham 第一眼看到他,覺得長的很像肯德基爺爺,和藹又可親。老實說心得該是講內心的感受嗎?我不知道,還是望文生義-心裡得到?

這次的講座基本上都在講新設計範例,除了動畫型式的Fischmann,另兩位都提到蠻新的東西,特別針對「人」的中心的新思維。這是趨勢嗎?是阿!當然是!為什麼呢?在共同作業Richard Branham學生有整理出來。傳統設計的視覺、工業與人因領域,相互遇見(共構),進化出新的可能(設計),產生新興的設計人才,這新的設計範疇為資訊設計、互動設計與使用者介面設計。

Richard Branham說的重點,學生還是要強調,不是只在談那個「果」,而是要不斷的探究那個「因」-人的使用情境、脈絡與文化等。特別在整個空間環境的互動上,這裡又會涉入到譬喻(metaphor),主要是能夠與勾起人腦中記憶,心理的體驗,觸發這些感官的刺激,而不要侷促在桌上型(desktop)的使用型式。很多例子可以談,購物網路就做到百貨公司般,每個navigation選項代表每一層店舖種類等。

記得參加台創辦的原研哉設計講座,他不斷的談到資訊建構。常常聽到人資訊爆炸,資訊爆炸,但我們真的接收到了嗎?他談到我們收到的情報量並非發達,這些資訊是表面的,無法喚起我們記憶情報建構,全身知覺的建構。相對要談的,是我們會如何因這些資訊量而被改變。即非外在形體的設計,是如何讓我們更有感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