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朱旭建老師演講心得 / 陳美伶 D10010101

朱旭建老師演講心得 / 陳美伶 D10010101

朱老師是實踐大學設計學院的院長,對於設計師在於社會所擔任的角色,有深刻獨倒的見地,身為一位培育社會人才的教育者,朱老師從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綱要,來對應當前設計教育所應培養的能力是什麼,並從中拉出設計教育中的重要議題:如何拉高設計師的視野,培養出一位能回應未來社會需要的設計人才,設計過去被認為是物的創造者,但目前設計師被賦予更重要的角色,是企業策略的擬定者,設計師不能只著眼於解決過去的問題與挑戰,要把眼光放在未來,因為當下重要的問題,可能隨著時間或是科技的進步,或許隨著時空轉換,當下重要的技能或技術就被淘汰了。因此,朱老師是以時間軸的方式,來分析設計所應具備的能力,除了專業養成與團隊合作外,更重要的是相信未來、理解當下、以及反省過去,朱老師認為真正的國際化,是往回尋找自己,唯有透過充分的理解自身,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定位。設計師要能跨越思維的侷限,拉高視野找出機會,並且關注典範的轉移,理解當下人們的價值觀與科技的轉變,去創造出一個朝向未來的品牌,這品牌能俱有未來的價值,而設計策略就是讓人看到這品牌的未來性。

問:朱老師先前提到國際化是往回尋找自己,先滿足國家自身的需求在走出去,但以台灣的歷史來說,不論是清朝、荷蘭、或日治時期,台灣在國際化的定位都是扮演一個原料提供者,並不是出自於滿足自身市場的需求,朱老師對於這點有什麼想法能與我們分享?

答:台灣一直都是代工、原料的提供者,台灣廠商對於本身品牌的投注都還是不夠。以軟體來說,已經沒有所謂國內國外的差別,都是國際化的競爭,軟體的操作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文化差異在科技上沒有那麼大,所以我會覺得國內是練兵,先去瞭解消費者的喜好,在投入國際市場前做修正,像宏達電就是沒有以國內作為開發的市場,雖然他們說他們並沒有把台灣視為次級市場,但事實上就是,那些二核心四核心也是科技人發明出來的名詞,就是讓人覺得他把台灣視為一個次級市場,最好的最新的機種可能根本沒有在台灣上市,這就沒有先去思考滿足自身的市場。


[延伸閱讀]
Inside報導台灣的APP開發團隊,作品 POP即是讓人快速模擬紙上prototyping的應用程式,推出後立刻受到國內外好評,呼應朱老師所提到的軟體開發是可以放眼國際,重要的是能否抓住人心。
http://www.inside.com.tw/2012/11/20/pop-woomoo-intervie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