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陳俊中 D10110103



張小姐創業的過程其實與個人興趣有緊密的連結,並且很早就展現做生意的本能,例如運用寒暑假從中國大陸批貨流行飾品、服飾到加拿大販售,因此與家中二位姊妹共同創立GAYA。後來的求學過程雖然一開始並不確定自己的志向,但相信在過往一買一賣之間,隱約已經知到朝向流行商品領域發展,有時看起來無關的二件事,卻隱含脈絡。當然,選擇皮件包包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從手工製作技術開始,看似沒有效率的古代師徒學習型式,卻最能傳達手工精緻商品的特色,一次只做好一件事,並且做到最好,就像是每天沒有理由的做20個小皮包,直到師匠覺得你已經能掌握基本技巧,才進入下一個階段。反觀現代工業設計教育往往期望短時間教給學生全部的東西,每天都分切成許多不同專業課程,不管是不是已經“夠格”,課程內容都會無情的繼續前進,培育人才的效率雖高,卻失去後面的智慧價值。

爾後,張小姐的學習經歷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就在於對暨有包款型式與設計的挑戰。從連體嬰的新聞中啟發,連結的包包的設計是否能夠提供更多的內在意涵,進而打破外型美與醜的二元界線?但張小姐說:很多時候因為太醜而根本沒有機會清楚表達內在含義,或許這也是設計人的偏見!但最後為了畢業證書,仍選擇向權威妥協,把設計加入“美”的元素,終於順利畢業。這讓人想起另一個疑問:好設計GOOD DESIGN到底是甚麼?當NOKIA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不都認為NOKIA手機是好設計?那今天APPLE取代了NOKIA成為市場霸主,NOKIA就不是好設計?是設計變了、潮流變了,還是消費者的心變了?比較可惜的是張小姐沒有繼續向極限挑戰,或許可能找到包包的新的使用領域或符號語言。但我相信重回主流懷抱在“生意”這件事上才是正確的選擇,如果並不準備當個藝術家。

用一句話形容GAYA的話,我會用:「負擔得起的奢華」來表示,在於強調平價享受真皮設計包款的概念,但真皮是否就等於奢華,不是真皮就布等於奢華,好比LV以塑膠帆布袋打造起來的奢華,雖然飽受OVER PRICE暴利批評,但不可否認人們認同奢華的是這個品牌,不是這個包本身,所以我認為重點應該放在怎麼樣讓人覺得這個品牌是一種奢華的代表?是材質、設計、服務、品質,還是有更多可能性讓人覺得擁有這個牌子是一種奢侈。目前GAYA採取的經營策略是有一點像游擊戰的方式,採取參展、接單、出貨的模式,販售的商品保持以GAYA為品牌,讓地區經銷商自主管理販售。好處是可以降低終端銷售成本,如通路租金、人事、上架等成本,以及跨國業務負擔,快速在不同地域建立曝光櫥窗,但壞處是無法有效建立起一致的品牌形象,犧牲部份的銷售與服務品質。但考慮到GAYA是小公司,這種安排相信是較合理的選擇。

張小姐最後不斷強調:人要找到自己的長處,如同是興趣結合職業,我相信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這真的是一個知易行難的部分,尤其我們太容易把成功或失敗評量標準建立在金錢與物質的擁有。相信能成功結合自己興趣、長處到自己事業的人是幸福的。

[提問]請問GAYA的事業布局與發展模式
回答:GAYA基本上是多經銷商的買斷制,好處是現金週轉快速,降低跨國經營成本,但壞處是造成相近經銷商的互相競爭。雖然張小姐說不一定會出現“學術”的削價競爭,這點我同意,但張小姐也無法保證一定不會出現,尤其現在的經濟情況不佳,拋貨套現適合理的做法,避免滯銷造成現金積壓。假設: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與忠孝東路SOGO百貨同時販售GAYA,若某一方滯銷時就可能打折促銷,當另一方不但跟進更加大削價以免失去銷售優勢,此時就會落入削價競爭,這個慘況在台灣DRAMDISPLAY產業歷歷在目。最後,張小姐說明他們會注意控制鄰近兩個代理商拿的貨樣,我覺得才是比較合理的區隔辦法,而非寄託於兩個經銷商的自制能力。

[提問]最近網站上的晃動視覺感,有甚麼特別的意義。
回答:剛好友看到聖女貞德這部影片,因此當作靈感發想來源,想運用晃動呈現出不安與緊張的視覺感。個人認為是個不錯的設計與發展方向,但品牌認知從上一計模特兒站在小檯子上,到這一季的晃動,是否有連貫的品牌意識,讓消費者覺知到GAYA就是一個甚麼樣的特殊品牌,而且是獨一無二的。亦或隨創意發散而模糊了品牌本身的深度,是比較值得注意的地方。
[延伸閱讀]
ZARA沒有名片的總裁











雖然張小姐將ZARA形容為偷竊他人創意的時尚賊,但設計除非完全一樣,很難說誰參考了誰的設計,就像APPLE抄了BRAUN,SAMSUNG又抄了APPLE。但從工業設計的角度,包浩斯的前輩不正是希望以設計製造出質精價低的生活用品,讓大都能過上充滿美感的好生活。至少ZARA成功的把本來高高在上的設計精品,成功轉變為大眾負擔得起的流行商品,某部分實現了讓普羅百姓享受設計美好的目的。但不可諱言集團化與巨大化來壓低成本售價,間接造成許多小型品牌與設計師無法於市場生存,就像家樂福或沃爾瑪等量販通路,造成小商店的關門朝,同時,透過巨量採購把壓低價格的商品推向市場,受益難道不也正是小老百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