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張葦葦老師演講心得 / 曹心琪M10110204


[個人心得]

有主題、有故事的設計,行銷有商機/
  回想之前來過的GALENE汪智偉老師,汪老師的珠寶將神話故事的內容當作珠寶設計的題材,甚至是行銷的主題;譬如伯利恆之星以及天使系列。而張老師的GAYA,本季運用「聖女貞德」當作包款系列的主題;不僅依據主題延伸了相關攝影手法和視覺設計,包款更理所當然地有了微仿鎧甲的時尚造型。個人特別喜歡本次的攝影手法,用晃動呈現戰爭的不安感,貼切且新穎。
  當設計被訂了「主題」,而那主題又是消費者曾經閱讀過、不陌生的,便較容易在大眾腦海中留下印象。有故事,委託公關公司在做行銷的時候就有了依據,甚至能夠彈性地延伸相關活動和包裝。主題讓媒體看到新聞稿而「印象深刻」,不只宣傳商品,更增加品牌能見度,引發採訪動機。


時間x(興趣+執行力)=成就/
  對於張老師的「海綿階段」理論,印象深刻。曾攝取多領域養分的張老師,那些養分,幫助她在創業階段時,很多包包設計工作以外的任務(譬如攝影和網頁設計)都能自己來;只會一種專業,難免侷限發展和思考,然而,會很多知識的人,更必須找到一個值得自己深入投入的事物,全心投入。人必須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必須找到強項,並且努力發展;深知是弱點的部分,便不要硬碰硬。
  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探討專業領域,同時也是工作思考上的區隔。譬如在RCA的同學善於在古典元素和歐洲美術史中找靈感,張老師卻選擇在擅長的生活觀察中挖題材。在課後,老師也提到,若將來需要創業,也要懂得找到能互補的人彼此配合、補足。
  最觸動的,如同我整理組報告時記錄下的:張老師說到,她相信人們在扣除娛樂和休息,剩下來的時間,是用來決定自己成就的,而每個人都有機會很有成就。只要專注,好好利用自己的強項,就有機會完成每一個目標和成就。




[問題與答覆]

Q:
(課後)請問老師的靈感來源?

A:
我不會特別專注在找靈感,那些是平常生活的累積;
或許是一場電影、一本小說之類的事物。就用心過生活吧,
很努力的過生活,不要有靈感的壓力,
需要的時候,就會從這些過往的經驗中找到靈感。




[延伸閱讀]
故事行銷
http://www.books.com.tw/magazine/item/common1204.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