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禧冠總監在這次的演講中提到了許多重要的設計語彙,像是metaphor、decode、encode、品牌…等。其中我一直很有興趣的,是關於數位與類比的議題;時代不斷的在進步,科技發展至今天,許許多多的用品都已由機械式類比步入數位化,雖然給人類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卻也犧牲了不少最初的,原始的,媒材上的感動與真實。在這之中,又以影像的數位化存取最為明顯;現今的學生大多人手一台數位相機,拍照往往不加思索的一張又一張的拍,反正拍的不好刪掉就是了,導致沒人知道何謂光圈、快門、景深,更遑論進暗房親自放大、沖洗相片了。而在我唸書的時候,一星期要交一捲底片120元,沖洗180元,放大、顯影定影液那些進暗房的費用就不算了,每次按快門前總是一再測光、確定構圖,畢竟按一下快門就是五元新台幣,但也也讓我得到許多攝影方面的知識與歷練。數位與類比之中的平衡點,只有對兩邊都有過經驗與了解、認知,才能得知。
另外一個我覺得有趣的議題,是演講中提到的,關於物件的本質。在在現代科技尚未充分發展之前,人類生產的人工製品一直遵循著尺寸大小與複雜程度的正比關係:小物件通常都只有簡單的功能,相對的,大物件也就伴隨著較複雜的功能。這個簡單的相互關係來自於當時科技的特性,而且是有意義的,但現今大部分的產品外在都不是空間導向(space-oriented),而是在內部空間追求極小的可能。往往一台小小的手機卻有著MP3、GPS、Digital Camera,甚至翻譯機、語言學習機…等與“通話”這個手機最基本的功能無關的附加用途。這或許就是陳禧冠總監所說的“不是在賣元件,而是在賣人性”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