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監在整場演講中,談論到許多議題時,常不只用〝設計人〞慣常的觀點來談論〝設計〞,而且用更宏觀且更深入的角度來談論〝設計〞,這點倒是頗令人激賞,
我個人覺得,設計師所運用的設計元素,常萃取自各種不同的生活體驗,可能來自生活、可能來自電影、攝影、繪畫、雕塑、運動及各種休閒等.........而人類的記憶來自於經驗,當科技發展從類比進展至數位後,人類把過往的〝類比經驗〞順著時序的推移,轉化成〝類比記憶〞,但無論從視覺或心理層面上去思考,如何把現今的〝數位經驗〞去和過往的〝類比記憶〞作適切地連結,確實是一個有趣話題。
接下來,陳總監雖沒有強調,但我個人卻覺得,如果談論設計不從使用者心理或更甚是人類文化學的角度來探討,那便只會窄化設計的視野。但是如果沒有混然天成的生活及環境文化,便很難有深刻的體驗,如果沒有深刻的體驗,便很難產生具有說服力且具深度的設計。
如果有機會不妨到歐洲走走,你可能就會發現歐洲人是如何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之於餘,卻一點也沒影響國家競爭力,就拿瑞典來說,船就比人多,光是在斯德哥爾摩就有兩百五十萬艘船。況且,開船不需駕照,小孩也可以開,這樣的生活及環境文化,想不把船或游遊艇設計好都很難。
對於歐洲人而言,他們一定很難想像,我們台灣人個個像拼命三郎,每天的生活就像賽馬般地拼命向前跑,根本無暇他顧,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台灣滿街都是便利商店、小吃店及餐廳 ,因為忙碌的台灣人,根本沒時間下廚享受生活,這樣的生活文化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嚮往吧! 所以這樣的文化便很難賣〝錢〞,對於歐洲人而言,工作是工作,休閒是休閒毫不混淆,相信多數的台灣人都應該很嚮往吧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人老喜歡購買歐洲的各種名牌 ,因為你嚮往它他們的生活。
至於遊艇設計如果不架構在豐富的遊艇文化之上,便只能賺取最微薄的代工利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