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8日 星期六

陳禧冠總監演講心得 / 曾彥齊 M9610303

1. 溝通

我覺得陳總監在用溝通的觀點區別藝術與設計說的很好,這是他們兩個很大的不同,用編碼以及解碼來說溝通,藝術重在自我編碼,觀者要自己去解碼;設計要體察使用者如何解碼,然後在依循著這個方向去編碼。講白一點就是設計不能像純藝術一樣,只是自顧自的直覺做設計,而沒有考慮到使用者的心情。
其實不只是在工業設計方面,泛指所有的設計,其實有許多時候就是在和消費者溝通。陳總監前半部都是在講述“溝通”的重要性,因為設計是要與使用者溝通,所以許多現代的新產品常常在隱喻舊類比時代的元素,這個原因就是在和消費者做溝通。剛好在這兩個月期間我從粱老師課裡學習到所謂“隱喻”的重要性,也從林老師身上認識“資訊”的整理與視覺化,我認為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如何用你的東西和使用者對話,尤其是運用在我的本行動畫上更是如此。尤其是動畫上的溝通甚至比工業設計更加明顯,要如何傳達你想說的話,如何用對的話去帶領觀眾,如何讓觀眾更加思考到話裡深層的意義,這都是陳總監所提過的:人性與價值。


2. 價值

找到對的族群、用對的溝通、講對的話,並且告訴他們我們的價值在哪。
我相當喜歡陳總監在NIKE的例子上說:有人全身上下都是NIKE,但是他從來不運動。這就是NIKE在與消費者建立的溝通管道,讓NIKE對消費者說它有的不是只有“功能”,NIKE這個品牌還有許多非功能性的價值在裡面。也就是要找到對的溝通管道,並用對的語言去抓他們的心,並且告訴他我們的價值所在。台灣廠商常常在告訴消費者自己有哪些優惠、哪些功能、哪些好處…等等,他們知道用廣告來做溝通,卻不知道告訴消費者自己的價值,除了溝通之外,陳總監還帶給我們“價值”的重要性。
我認為陳總監所說的“價值”,指的是“人性”上的需求,所以我們是在賣文化、賣人性而不是賣元件。人們在物質缺乏的年代下,物質的功能性相繼的重要,現今資本主義社會下,人們對人性上的精神層面已經開始看重。不會有人買夠用就好的東西,有更多的消費者去追求品牌下的“價值”,我了解陳總監要我們認識時尚、奢華工業的意思,並非要我們專注在時尚、奢華的設計,是因為時尚、奢華工業在產品價值的塑造,是建立在人性面、文化面的,並不是一般“好用”的產品,甚至它可能一點也不實用。但是消費者卻十分願意用大前去買它,很多時候他們的是一種“爽”的感覺。用“爽”這個字眼或許比較粗俗,但這個感覺就是滿足他們很多精神上的需求,例如:對於物件的佔有慾、奢侈感,他們可能想拿起來珍藏、炫燿,很多時候甚至不是拿來用的。


3. 第三眼?

什麼是第三眼?也許講的出來就是我的第三眼開了。所以我只能用自己的觀念去體察它的意義: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也許有一天椅子不是椅子、桌子不是桌子;設計大師常常在看過其他人的作品後,再把它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或許這就是認知到“價值”的重要性之後,最後回歸到所謂的“創意”,而且用這個第三眼的創意去看東西,每一樣東西都沒有它一定非得固定的造型,他甚至可以排除功能性,甚至但就人性去設計的。也就是萬物皆可改變、皆可融入設計的觀念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