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陳禧冠總監演講心得 / 蕭舒駿 M9610102

近代工業設計師在產品與使用者之間扮演的角色,是在產品與使用者兩者間編碼與解碼,自然而然成為「設計師的能力」與存在的目的,其實可以解讀為產品與使用者間的橋樑,設計是產品的語言。在早期的form follow function強調產品的外觀理應表達產品的功能,原因是消費者無法憑自己的力量詮釋產品的功能。語意學是另一個近代設計史的重大突破,而當產品發展到「黑盒子」的年代到今天,我們好好檢視當今的產品演變成如何的形式。隨著時代的演進,世界各都市的生活水準不斷提升,設計師該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設計的行為,人的習性也在改變,歷史天天在累積,右腦的感性因子開始要求更多,未來的設計該是如何的模式?

一開始機能主義(functionalism)就要求設計應該誠實表現產品的功能,陳禧冠總監由產品機能主義切入正題,從打字機、照相機、到個人電腦的概念設計,類比的形態能夠解決大眾對於新科技的疑惑,然而人們要求的不止於此,不僅止於直覺的使用產品,腦中的認知與產品的功能契合。”I want, not I need.” 現代設計師應該洞悉產品「看不見」的特質,換句話說,實質產品的提升不見得符合現在的需求。我們知道品牌提升了產品的價值,提升了使用者操作時的優越感,物質社會改變了我們看待產品的角度,人們開始追求許多「無形的設計」,於是設計師的能力也該有所提升。

如何的能力可以讓設計師應付新的需求,很簡單,只要設計師有第三隻眼睛。第三隻眼睛用來觀察市場中的行為,細微的特徵、看不見的特徵,解讀不同文化背後的意涵、不同文化潛在的渴望。科技可以一直進步,我們在未來也將看到更多科幻電影與動化,生活型態會更不可思義,設計師的腳步一定也會跟進,但設計師可能還是只有兩隻眼睛,新的可能性只好留給那些開了第三隻眼的設計師。

「要怎麼開第三隻眼?」
「我也不知道,說不定我也沒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