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內容]
這次探討數位創作與分享的是曾玉涓老師,她畢業於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班),目前是世新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老師。
曾老師大學就讀於師大美術系,是在紐約研究所的階段受到電腦藝術課程的啟發;該堂課的教授讓學生了解,電腦是呈現的媒介和方法,重要的是概念;因此把重心放在概念的發想,而軟體非技術的教導。
她從平面的數位設計,慢慢走向網路互動。從NYU時期的女性主義議題,影像拼貼錯置到近幾年的網路藝術互動概念,如: 2002”Click”,討論人是主動還是被動引導選按連結、接受資訊;2003”Let’s Make Art”討論大眾的數位作品,透過電腦呈現是給人閱讀還是電腦閱讀;接著一系列的作品轉向更直接的環境互動,如: 2007“Flower man”、2008”帶我去散步”,最近的作品即為公共藝術的”快樂噗”。作品越來越主動走向人群,也有越來越多的團隊合作。
在演講中,討論了數位藝術0與1的虛與實,也包含了創作者與觀賞者的感受的頻率,甚至工具還是本質論的探討。數位藝術,究竟該如何保有如同傳統藝術般的價值以及精神,是歷史將來回頭才能分曉的。
[提問與答覆]
Question:
1. 身為美術設計背景的創作者而言,請問遇到許多資訊程式設計的時候,若自身無這樣的程式設計能力時,是否創作能力機會就會減少?
2. 剛剛老師提到,在NYU就讀的時候,教授電腦軟體的老師認為概念應重於軟體(如Photoshop)。當老師在創作時,遇到程式設計夥伴無法寫出呈現概念的程式時,是否會修改原來的設計概念,以配合技術、亦或受限於技術?
Ans:
數位藝術家若會越多技術,當然就能夠呈現越多的概念。而且應越來越要求自己創新與進步,做不一樣的東西、呈現不同的概念。雖然大部分的數位藝術家還是會受到程式技術的限制,但是可把以往創作者(概念發想)與工程師(程式設計)的關係,當作為兩個創作者的團隊合作,互相激盪可行的方案。所以每個時期的作品,就會選擇不同的、適合的程式設計師合作,達到概念的呈現。
[個人心得]
曾老師是位非常勇敢的藝術創作家,挑戰不同的可能性,以及思考人與作品與數位媒介互動的模式。其實當今數位藝術創作,很多方面目前仍屬於很難定論或是界定其實體價值。
在數位藝術的創作上,若是一個不具有程式設計背景的創作者,要挑戰的除了是面對大量的技術和資訊外,還要學習和程式設計師/團隊的溝通模式。因此,在設計創作的過程,需要常常和團隊溝通以及修正,不同於一般的數位平面或錄像創作者。
如同另一位提問者所言,我們若接觸到的新科技或是技術,就會覺得很炫,想要套用在我們的作品上,以求觀賞者更多更大的反應回饋。其實科技的進步,是否也讓我們迷失的腳步更快,還是我們如何能夠檢視作品,以最簡單的技術得到最大的回/反饋,才是屬於成功的作品? 這是一直在思考的方向。
[延伸閱讀]
․微型樂園 http://www.microplayground.net
․利用基因創作的Eduardo Kac “Move 36”
http://www.ekac.org/move36.html
․Ken Goldberg 利用實體與數位創作 "Telegarden"1995
http://goldberg.berkeley.edu/garden/Ars/
․Ken Goldberg 利用地殼移動聲音創作 "Mori"1999
http://goldberg.berkeley.edu/art/mori/
․MIT's Machine Architecture Group goes Gerbil “SEEK”
老鼠與小方塊之間的互動
(我蠻喜歡的作品,讓觀賞者第一眼看到不是科技而是反思)
http://www.ai-meetup.org/messages/boards/thread/9766574?thread=97665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