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父親是藝術家曾培堯,所以成長在充滿藝術薰陶的家庭背景,從小也是學畫長大,之後念師大美術系,畢業後選擇去紐約大學進修數位藝術,獲藝術碩士。回國再攻讀交大應藝所博士學位。專長為數位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目前現職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講師。演講者從1993開始接觸電腦藝術,1998年開始以電腦為創作媒材,1999年發表了『錯置』電腦影像展。2002年李家祥首次協助曾鈺涓創作《CLICK》,並於2003年完成了《Let’s Make ART》與《All Ways-O’s Chatroom》。2003年底,二人定成立「所以然實驗室」共同進行互動知識藝術創作、網際知識生態研究、知識整合應用工程。
2.【演講內容概述】
演講題目:網路雲端的存在他者
演講者先介紹自己的求學背景,再者一一向同學介紹創作的過程和動機。(以下簡略描述其過程)
當在紐約求學的時期,當時老師給予的教育都說明了電腦只是工具,只討論概念,因為概念才是藝術家想說什麼的重點,而當時創作的題材偏向女性主義。而回國後從事的工作有廣告設計至後來的網路公司,演講者認為在工作階段對她有很大的影響,除了透過工作可以學習如何與工程師共事之外,因為當時的網路正要發展,也開始了解網路的運作和互動關係,展開接下來一連串的探討數位網路與人之間的矛盾關係的創作。(詳細的作品內容請參考個人網站)
在演講者創作這麼多作品中,挑選3件演講者的作品來介紹。
2-1. 1999年的「錯置」-平面影像合成
演講者提到創作的動機,是因為當時在紐約念書後回到台灣有些不適應,希望利用數位影像合成,將現實生活中不同的環境和印象中或是回憶中的經驗結合。如當我們等待於台北的捷運月台,那些月台廣告卻展示著紐約百老匯音樂劇的廣告或海報,月台的說明也變成紐約的捷運站,而那些明明是我們所熟悉的環境旦呈現出來的影像卻又不是真實的,讓人有身處於錯置的環境中。以視覺和思維重新構成,並賦於空間新的意義。
2-2. 2003年的Let's make ART -網路互動裝置
在美術館展出作品,對於一般人而言,其實很難想像自己也可以在展館展出作品。而這件Let's make ART作品就是希望讓來參觀的民眾在互動的過程中也可以成為創作者。透過網路的技術,上傳自己的圖像,圖像還原成電腦的語言,最後會成為一張作品並且表框於美術館展覽。演講者希望邀請網友們一起創作藝術品,在過程中,希望讓使用者了解數位帶給我們不單單為生活便利,數位影像、網路技術、電腦符號也可以是藝術品的表現。
因為近年Social network、社群網站、微網誌、Plurk、Twitter的盛行,網路使用的趨勢也跟著改變。演講者發現有許多人藉著這些社群網絡時時分享他們的心情、活動等等,但似乎都是PO不開心或煩惱的訊息居多,剛好獲得中華電信的公共空間創作機會,演講者便將這戶外裝置運用網路技術結合Plurk噗浪,當一般民眾經過的時候,只要上傳訊息到指定的噗浪網址,就會在LED字幕機出現,而整體公共藝術造型的意像靈感來自於知名電玩遊戲「瑪莉兄弟」,希望藉由這麼可愛、快樂與充滿童年回憶的電玩場景,帶來新的公共藝術互動體驗。
4.【心得感想】
我認為這次最大的收穫,就是經過曾老師的仔細介紹和說明作品之後,除了可以了解到老師作品所要傳達的內容之外,還讓我有深入了解數位藝術創作的流程與表達想法的方式和藝術家創作的熱情。曾老師有談數位藝術的創作過程是很辛苦的,因為沒有所謂的前例和範本可遵循,而且老師也一直強調著,難道只有聲光美麗的效果才稱為數位藝術嗎?她認為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概念性,自己作品本身的意義,想要對觀眾說甚麼,或是互動的過程可以讓觀眾體驗到甚麼,這才是數位藝術的核心。而數位作品最特別也是最後完成這件作品的主角,就是觀眾本身,開放性的作品要等觀眾來互動才算是完成,這也是當代數位藝術品和平面繪畫最不同之處。另外,其實身邊也有從事錄像藝術創作的朋友,我知道那種創作精神是需要很特別很堅定的心才可以繼續的創作下去,看到老師願意分享創作的過程,讓我覺得很熱血也很敬佩。透過數位素材來表達對於數位時代的反思,無疑的是想重新思考人的本質,回歸原點重新的去探討去思考數位帶給我們的改變,改變的東西是好還是不好。並且期待著快樂且樂觀的老師可以繼續有好的創作。
最後,看到最後一件作品快樂噗的時候,讓我想到我有一次經過捷運府中站,裡面也有一件公共藝術品,也是可以上傳訊息,傳到字幕機後會顯示在字幕上,我看到有些人把自己想像成詩人寫了一首詩、也有人藉此傳達愛的訊息,這件作品使一般民眾也可以在公共空間傳遞訊息和創作,在加上捷運站的人潮,將這間作品裝置置此環境,讓這件作品很成功的和空間、人群有所互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