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曾鈺涓老師演講報告 / D9910301

[演講內容]
此次的主講者是曾鈺涓老師,演講的主題,是以數位創作的案例與心路歷程為主,曾老師自小受藝術家父親的薰陶,對創作就有著特殊的感情;在NYU攻讀碩士時開始了數位創作的旅程,回台灣後,於交大繼續攻讀博士,也同時進行著許多的數位藝術創作。

曾老師早期的作品 “一種擴張的象限”、“錯置”形式皆以平面為主,從女性身體為出發點作探討;以及闡述剛回台灣,無法忘情紐約的心情。2002年開始了web art,亦即以網際網路作為元素的創作;“CLICK”、“Let’s make ART”、“『All Ways』- O’s chatroom”、“Fuse”、 “Immersing me”,在數位、網路開始大張旗鼓進軍我們日常生活的當下,探討“我們”是否真實存在?符號的概念、訊息存在的方式,是否可以代表自己?等議題。2008年之後的作品“Who”、“帶我去散步”、“快樂噗”將網路上雲端的數位內容透過實體的裝置作呈現,藉由閱聽者的互動參與,讓整個作品更加的完整。

演講的後半段,曾老師提出了一些問題,例如『藝術家為什麼要從事數位藝術?』、『數位藝術是否有美學?』、『數位藝術的主體性為何?』針對閱聽者的感受,曾老師做了一些個人的見解;當中更用圖表解釋了觀者與作品間的關係。


接著曾老師提出了許多學術上的理論,像是Manovich對互動的定義描述、Jack Burham的系統美學(The Aesthetics of Intelligent Systems),以及許多早期關於互動的作品。最後曾老師對互動藝術的意義也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個人心得]

曾老師所提到的,數位藝術中技術的研發實行,與創意之間的拉鋸,其實一直都存在著,不管是業界或學校裡。老師總是跟學生說,不要讓技術限制了你的思考與創意,要“Let your minds fly.”就設計教育的角度,這個概念是毋庸置疑的,新的技術永遠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取代舊的技術。有趣的是,數位藝術的發展,卻往往與當時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就以Web Art來說(也有人稱Net Art),最興盛的時期,也就是網際網路開始發展的時候。而當Arduino、各式感應器漸漸普及之後,各種的互動藝術、科技藝術、數位藝術也就開始浮上檯面,且被大眾所瞭解。

今天,虛擬與現實幾乎密不可分,人在真實的生活中,不論是探索著方便快捷的生活模式,或是幻想著生活中各種可能情境,皆在網路世界中以不同的面貌呈現。越來越多的作品在討論著這樣的議題。在虛擬與真實世界中取得平衡,或許正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

[提問與答覆]
我提出的問題是,相對於傳統藝術,科技藝術所包含的面向更廣,不只是所呈現的內容、像是觀賞者的參與、行為等等,您個人創作的先後順序,或比重、習慣爲何?周老師的答覆是,以概念出發,先有concept,然後考慮執行的邏輯與流程,然後開始解決技術方面的問題,到了寫程式的階段,再透過視覺創意草圖來與程式設計師溝通。


[延伸閱讀]
一些很棒的,依然存在的經典Net Art:
jodi.org
(記得看看首頁的source code)

every icon

Trigger Happ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