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曾鈺涓老師演講 / D9910103

演講主題:網路雲端的存在他者。

[演講內容]

曾老師以學經歷做為開場介紹並延續到後來的一些互動數位作品的介紹。討論的互動內容都是屬於較為形而上的內容思想,非常藝術家的思考模式,但也有街道型互動裝置的設計,以噗浪的噗為概念構想,結合街道上的裝置設計,互動產生噗的詞句。曾老師的作品探討了很多存在性的意義,甚或是人與網路、與數位科技等的存在關係等,其實是非常哲學性的思考。在之後所提供的觀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在觀看裡面的構思,加入了互動與認同感知的部份探究,並影響主體,傳遞訊息。曾老師提供了幾個耐人尋味的文獻參考,如互動進行的過程,並不在於科技媒體的硬體與介面裡,而是在於心智具體化的過程;藝術家的工作不再是去生產美麗的靜態作品,藝術家必須去意識到科技進步對整體系統的影響藉由互動中所產生的模糊感知經驗與訊息轉換經驗,是一種有意義的美學經驗等,其實都提供了許多面向的數位藝術的思考。

後來講到了software分了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為觀念藝術家,第二種類型為藝術家與科技人員合作,並邀請觀眾完成的觀念作品;以及第三種以科技工程師以藝術實踐其科技概念之創作。提供了許多國外的案例,其中比較有趣的應該是螢光兔的例子,並產生了爭議的話題。

而最後,則是哲學性的提供思考本質論的意義,探索數位藝術本質存在形式與新美學存在的可能性。

[個人心得]

個人覺得曾老師是真正的藝術家。並以藝術家的思考的面向去提供我們想法與概念。其中我認為值得各位思考的,是在科技媒體系統的概念部份以及哲學性本質論思考的部份。在科技媒體系統的概念方面,將作品當作系統的形式,以系統性的方式作處置,或許會對藝術品的創作有影響;而對於設計的層面來說,產品設計就需要將產品作為系統性概念的處理模式。面對目前設計比賽充斥的狀況,許多產品的概念性強但實務實現性太低,而僅僅只能稱為概念。如此的做法雖然作者本身得到思考的利益,但卻也失去實現的練習機會。面對工設背景的學生而言,如果作品導向實現化程度低,實不謂為一好的實踐設計的方向。概念重要,但商業化亦然重要。另一方面,面對物品本質論的思考亦是重要。所以產品的預視性、產品的配對以及產品本身所提供的內容,如果違背常理思考的方式進行,通常不是被質疑就是需要複雜的學習。物質的本質論思考是哲學性的方面,存在性的思考亦是,需要各位花時間去理解與探索。

[延伸閱讀]

黑格爾著,賀麟()(1998)。小邏輯。台北:台灣商務。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