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師的背景是以從小學藝術,後來在國外學習利用數位當做創作的工具而踏入數位藝術的領域。
回台以後也一直努力的致力於要推廣數位藝術。
她認為任何一場展覽都是個機會來展現自己想表達的的東西。
因此也向我們介紹許多她的合作作品,大多數都是利用我們與數位的互動去發想而延伸出來可以讓我們反思的東西。
像是 將我們所看到的圖片轉為編碼的形態作對比 ,讓大家看見電腦看的世界與我們看見的世界。
然後也提到了我們真的知道現在在電腦銀幕前的這個人真的示你認為的那個人嗎?
以及利用我們都會去在網路上搜尋自己的名字的有趣行為,設計一個平台去搜尋與你相同名字的人的照片收集出來並個別取一部分去合出一個新的臉龐,原來全世界跟你同名的人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在你面前!
以及設立遊戲環境去讓大家收集寶藏取得樂趣,最後還會將資訊過噗浪作記錄。
很受到小孩的歡迎。
透過利用數位作為工具,曾老師希望她的作品也能被我們大家所看見以及去反思數位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個人心得]
對於利用數位來創作藝術作品,老師向我們展示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形式。這些形式都超越了傳統的藝術所不能帶給我們的震撼與創新,可見利用數位的方式來創作的空間其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除了效率快,效果炫目以及讓人感到新奇的互動裝置,更讓我了解到在這年代下我們明明與數位資訊共存,卻不曉得從數位世界的觀點以及我們現實世界的觀點有什麼差異?那是一些很難解讀的數字組合。但是善於利用這些數字組合做出變化,曾老師的想法總是帶來許多有趣的作品出現在我們眼前。
然而讓這些難以解讀的數字組合成為我們所熟悉的類比化資訊,也正需要資訊領域和藝術與設計領域做結合才有發展的空間。因此,學習如何跨領域溝通讓數位創作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周遭我想這是我們該努力的!
[延伸閱讀]
RFID結合社群媒體,讓你不用上Facebook也能按「讚」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125/id/18012
我認為數位將會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